今天和朋友聊天,讲到正定的荣国府,从昔日贾府的昌盛,满园的小姐少爷们的起居日常,到现今我们还能真正体验到的仪制礼节,惋惜时光不等人的同时,也同样庆幸自己还可以领略古人的风雅仪态。
说起贾府就不得不说说贾府的奢华的建筑,我们先从古代的四合院说起吧。
明清时期大多居住的都是四合院,很多农民住的都是大杂院,就像《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进宫之前几十口子异性族人住在一个小四合院里。 有钱的人就住独门独院。大户人家不仅是独门独院,还讲究是几进院子,比如“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不过这“三进院落”可不是什么豪宅,在明清时候只是四合院的标准结构。
“三进院落”中的一进院主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玄关或者说是入户花园,不过四合院里有它专属的叫法-“影壁”,同时一进院还包含外院和倒座房。
二进院是日常居住的院落,有正房,东西耳房,和东西厢房。
三进院是一排后罩房。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标准四合院的规制。往上还有四进院,五进院。。。。。。古人地位等级森严,那具体每个房间居住的是什么人呢?文章最后给大家介绍,我么先看看荣国府的高端配置。
看着这总平米超过56万平米的大宅子中不同形制和等级独立又相连的院落,仿佛看到黛玉初入贾府时的情景,看到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眼花缭乱,看到黛玉与宝玉在花园里读西厢记的美好,看到黛玉葬花的情景。
想着贾府的女眷各自有不同的香代表其不同的性格:
黛玉幽香,宝钗冷香,湘云酒香,妙玉茶香,
可卿甜香,惜春画香,熙凤辣香,巧姐纱香
李纨稻香,迎春棋香,惜春水粉香。。。。
想着当年贾母宴请之时角几上焚烧着御赐的香品,是多么的荣耀。
想想多年前曾想亲手合一款真正的冷香,由于其繁琐苛刻,最终没有完成 。
不知道看着荣国府的布局,有没有仿佛看到了缩小版的紫禁城呢?
紫禁城:入午门后是太和门和两侧贞度门和昭德门。
荣国府:入大门后是仪门和两侧角门
紫禁城:进入午门后的二进院是皇帝上朝处理政务的办公场所。
荣国府:进入仪门后的二进院是贾府公共的会客大厅。
紫禁城:进入乾清门后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后代皇上,皇后逐渐不在此处居住。)
荣国府:进入内仪门后是荣禧堂贾政的住处。(荣禧堂 是皇上御赐)
紫禁城:乾清宫东侧为景仁宫,承乾宫等,后代皇后多居住于此。
荣国府:荣禧堂东侧为贾政的书房,贾赦的住处,王夫人的住处。
紫禁城:乾清宫西侧为慈宁宫,寿康宫等,皇太后多居住于此。
荣国府:荣禧堂西侧为贾母的住处。
从贾府的占地面积,到内部建筑的格局与布置,恐怕是现在建筑无法比拟的。不同的房间住什么人在当时都是很有讲究的,具体到每一个标准体的小四合院落的人员居住大抵如下:
倒座房:采光和私密性都不好,一般是仓库,或者给下人居住,大户人家还还用来做私塾。
东厢房:一般给儿子居住。
西厢房:一般给女儿居住。
正方:主人的房间,一般3~5间。
东西耳房:书房或者库房。
后罩房:比较隐蔽,一般是地位不高的女眷或者女佣居住。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身为贾赦儿媳的王熙凤一家应该和贾赦同院居住,而《红楼梦》中却讲到他们居住在紧挨贾母院落的北侧,这也不难看出,虽然贾赦社会地位不高,但是儿媳妇王熙凤凭借自身的才干深得老太君的喜爱,在贾母和王夫人的支持下也在贾府的财政大权上说的话,并没有受到公公的影响。
对于古代建筑不仅每个房间居住的人不一样,就连大门都有不同的等级。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就写道“垂花门”这个门可不是大门,这是贾府的二门,也是四合院中最漂亮的门。
“垂花门”垂的是什么花,又有什么讲究呢?持续关注,后期解答哦!
注:贾府的具体面积红学者们有所争议,本人认为56万平面米更符合《红楼梦》里对贾府的描述。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