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个标题是个伪命题,因为接下来我的论述即将证明,我不仅看了书,也刷了抖音。
所有一切是源于一只蚊子,我发现,在数据化的时代,我似乎在被监视着。
比如我刚和闺蜜讨论完下周想去吃小酥肉,就在抖音上刷到了小酥肉的制作教程。
比如我逛街时看到一个特别喜欢的杯子,甚至还没有对别人说,只是随手拿起来多看了几眼,转眼淘宝就给我推荐了类似的杯子。
如此案例数不胜数。
对不起好像有点跑题了。
再接着说蚊子。
我被一只蚊子叮住了,就在我思考是否要拍死它时,它已经饱餐而去了。我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直到晚上看书时,才发觉不对劲。
我感觉被监视了。
我看的是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居然看到了关于蚊子的描述,说句题外话,这本书特别有意思,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喜欢这种乡村哲学。对不起我又跑题了,接着讲蚊子吧。
我对于一只蚊子是否应该被拍死产生了思考,数据化的时代中,刘亮程给了我答案,他没有拍死那只叮他的蚊子,他同情这只快要死去的老蚊子,飞不动了,还饿得要死,所以他让蚊子饱餐了一顿。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蚊子还是死了,它撑死地鼓鼓的肚子太沉了,它飞不起来然后就摔死了。
大约没过多久,我看书有些累,刷了会抖音,也刷到了一条关于蚊子的视频,视频主题是“报复蚊子的N种方式”,我看到的那一种是,利用磁铁的吸力夹死蚊子。
无法描述看到这个视频的感受,我不是什么圣母,会对一只微小却曾伤害过我的蚊子能产生什么同情心。
但是我想到了《一个人的村庄》。那只老蚊子,饱餐一顿之后沉沉地死去。
从书上,和抖音上,我看到了两种生活。
以上,我想,抖音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平台,它的乐子实在太多了,但是我还是少看点吧。
看书会更容易平静,然后发现一些不易描述的小欢喜。
以及有机会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