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时间,喧嚣不断,定下规矩:要是你们想说,那就给你们时间说。以后只要这样,就给大家10分钟说完了再上课。
今天剩下的时间只有28分钟。放弃PPT,直接用口头和板书上课,效果不错,学生体验感挺好,考点一网打尽。就连下课了,学生还让把课程内容说完再下课。
本课的重要考点:考察最多的是“大学的兴起是中世纪欧洲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这句话。同时也有考察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考察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的途径与方式,大学享有的自主权和大学课程反应的社会现实。在授课中,抓住两句独一无二的话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和“最美好的花朵”,要求学生通过看书,回答问题:什么使人自由?城市如何使人自由?城市和大学之间什么关系?支撑城市和大学的东西是什么?这个过程中将教材中的课后作业链接进来,补充笔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史料作为对教材的补充和佐证。同时因为本课的创造性较大,没能够形成课程框架,期待将今天的上课整理成为课件,用于实验班的课程。最后形成有关这一课的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不足:时间把控不够,只是讲完了,学生吸收了多少?听完了能够表达出来吗?他们的表达会怎么样呢?也就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如何落地,如何真正的做到这样,需要关注和持续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