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院儿(八、新屋落成)

八、新屋落成

再说这个牟家庄,地处远郊,距离最近的矿务局煤矿也有十来里地。1991年,许多村民房屋主体裂缝,时常能感受到来自地下的震动。村干部说了:这是矿上采煤,采到咱们牟家庄地底下了,咱们村要搬迁了,整体向南搬迁二公里,那里有条河,咱们新村规划在河北岸。最近要测量房子,测量完之后按照规定,发放迁庄款,这迁庄款啊,基本够咱们各家各户盖新房的。

大部分村民们认为迁庄是好事情。老旧村子里,各家各户盖的房子凌乱错落,有草房、有瓦房,有凸出来的、有凹进去的,路也弯弯曲曲、不平整,如今房子裂缝,住着实在不安全。

很快,由政府牵头儿,矿务局地测处来测量房子了,测量完房子,钱也很快到位了,打到各家各户的存折上了。那时候的矿务局也是真有钱,煤炭卖得好。

新村是有规划的,一排排宅基地,整整齐齐,各家各户按照人口多少自由结合,一人一间房,要凑够一整排二十间;各家各户盖房,要墙挨墙,两家房子中间不能留“风道”(也有叫“滴水檐头”)。

牟大娃和辛香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憋着一口气要大干一场。村民盖房,大部分是把活儿包给副业队,包工包料;有的是包工不包料,建筑材料由主家买好,施工队干活,主家给工钱。辛香和大娃,决定自己干,设计、施工都是俩人干,而且要盖两层。全村几百口人,盖两层的总共只有三户,辛香和大娃是其中一户。

常常能看到这两口子开着一辆拖拉机,又是拉砖、又是拉石头,又是拉预制板、又是拉水泥。五间两层大房子的施工,在“总设计师”牟大娃的手中全面铺开,他是“工程师”、又是“砌墙师傅”,辛香就是工地上的“小工”,大娃咋指挥、她咋干。女婿郭国权也来帮忙挖地基,打好地基后,辛香和大娃就嘱咐女婿不用来了,说剩下的活儿俩人能干。俩人灰头土脸干活儿,配合默契。从1991年秋季开始,到1992年的初夏,辛香家的两层楼,共十间房,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拔地而起。这让全体村民叹为观止!夫妻盖楼,全村第一户,也是唯一一户。

同年九月,牟延涛初三毕业参加了中招考试,在本家叔叔牟跃进的指导下,考上了当地师范学校。全家人更是欢天喜地。牟大娃和辛香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

牟家庄新村,村民们的房屋在1992年相继落成。站在村北的山上往南远眺,全村崭新的房屋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每家每户都是独立院落、主房坐北向南;每家院外门前,村里统一规划有约8米的、东西走向的人行路;村中纵贯南北有三条、村前村后纵贯东西有两条宽约15米的大道。大娃家的房子位于村子从南数第五排的最西头,房子再往西约六七米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土沟,深约两米,这条土沟平时没水,雨季排水;土沟西侧是大片庄稼地,地不是牟家庄的,而是属于另外一个乡镇的,土沟是两个乡镇的分界线;顺着土沟向南,是一条由西向东流向的小河。新村落成后,有一些村民在靠近自家房屋的土沟岸边,种上了树,有柳树、花椒树等;土沟旁边,撒上了菠菜、香菜等种子,不同季节撒不同的种子、种不同的菜,油菜、玉米菜、韭菜、香葱、翻心黄等每季不断。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还为村民免费改造了茅厕,统一改为“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比以前的“茅坑”环保卫生多了。

有村民算了细账,种庄稼基本不挣啥钱,种子、化肥,人工等等算下来成本超过了种地的收入,很多人不愿意再下苦力去种地了;“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产生的粪液也没人往地里弄了。牟大娃对自家的厕所进行了改造,改为水冲式,埋设管道直接冲到西边的土沟里。各家各户纷纷效仿大娃辛香家的水冲厕所,村子西边的土沟俨然成了露天的排污沟。

大娃家的房子位于村子的最西头儿,他直接把自家门前的东西走向的8米公共道路也占用了,西边与自家西院墙并齐,拉起了一道墙,该墙抵住前户后墙,只留了个西小门,方便到院外去种菜、栽树;东边与自家东院墙并齐也拉起了一道墙并安装了大铁门,大门朝东。这样一来,大娃辛香家把公共的人行通道也圈起来了,院子更大、更宽敞了。

村民们见牟大娃家新起的大门和院墙,纷纷皱眉摇头:事不可做绝、路不可堵死。有人还说:路不能堵,堵路对自家不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谨以此文,致敬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事和朋友。 一 许一鸣刚到新溪乡,就要去村里看看。 俞静说你刚来,我同你一起去...
    若愚阅读 9,202评论 31 157
  • 村子很小,只有不到三十多户人家,加之交通不便,可以说是一个穷乡僻壤之地。村民大都姓李,只有一户杨姓人家,但大家都和...
    伏生的菜园子阅读 4,363评论 0 8
  • #百年奋斗路,书写新风采# (一)清理 我叫王莉,四年前来到这个靠海的小镇。无所事事在单位里呆了一年后,终于忍不住...
    听雨到清晨阅读 43,195评论 462 2,093
  • 在方圆几十里以内,地处山沟沟,来往交通不便的两趟街儿很出名儿,出名儿的是村儿里那口老井—— 老井在屯子中间:一个辘...
    YuanshanTan阅读 4,816评论 31 56
  • 第二章 步入青年 第一节 离乡 1969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小兴国从家里出来,经过渡船口乘小木船过...
    洛北河刘泽清阅读 4,00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