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准退休,高管岗位上的他相对轻松下来,有空闲玩了。这不,又给我们提供了看图说话咬文嚼字的素材 ——丰盛的自家早餐,并诱导:“新的一天开始了。”
闲人我接盘,套“卜算子”咬文嚼字:
铁盆伴铁碗,鸡蛋配鸭蛋。
面包抄手油煎包,有稀还有干。
一日务三餐,米面轮流转。
红绿蔬菜火腿肠,搭配也好看。
元元同学贯以丰富快捷著称,哪里能落下?分分钟即来:
馄饨碗对碗,鸡蛋鼎立三。
荤素搭配恰得当,宛若摆地摊。
好货不外卖,共享亦自沾。
过目贵在会神往,只瞧心何甘?
韬哥没出场,估计是正在享受早餐,杂交稻米粥,湖北有,东北还没有。
晚上班长飞往重庆,次日晨在班级群秀出“重庆小面”。
元元诗紧跟其后:
《地摊摆不起?》
昨晨席添锦,今早不摆摊。
巴渝尝精品,隔空诱我馋。
我没去过重庆,但闻小面其名,见过街边小店牌匾有书。今见图片,小开眼界,原来小面意为丝细量微?昨一摊,今一盘,能吃饱吗?先跟着元元逗个乐吧:
《再来三份》
曾闻小面好,见之面真小。
遇到东北汉,这也吃不饱。
知我见识短,元元开始推广普及西南美食:
面细不叫小,好吃才为高。
馄饨渝改名,抄手川对吆。
北方的水饺,南方的馄饨又抄手,陕西的肉夹馍,山西能把蒸馍塑成花……这正是:
华夏地域大,美食遍天下。
一面做出千万种,味道各有佳。
笼蒸面似花,锅煮如游虾。
BiangBiang面宽似裤带,小面细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