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咨询了一个关乎到100万人民币的问题。
简言之:男孩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家住城乡结合部。女孩家所在的村庄要拆迁,每口人可以补助100万元。女孩家长问:抓紧结婚否?否则失去100万的机会。既然两人谈得挺好,赶紧的,结婚吧。
情况紧急,但是男孩为难了。谈了两年了,也是以结婚为目的,并非耍流氓,而且还想白头偕老的。但是,现在就要登记结婚,仍然没在火候上。
我问:你听到的意见呢?
男孩得到的反馈大致是:坚决不能让对方感到咱们为了100万就结婚;赶紧结,100万还是有用的;先登记拿上100万再说,以后怎样也再说…
我认为,真正要问自己的问题,不是对100万怎么对待的问题。
你是否认定这就是你应该结婚的那个人呢?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两年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肯定对方就是“那一个”。这是问题的实质。
也就是说,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该确定的时候,不能确定呢?因为,你没有一个或者几个必须坚守的原则和标准,而是在凭着印象感觉在相处。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坚守的原则和标准,那么只要彼此符合这几条,随时都可以结婚。如果不符合,相处得再愉快,也未必是有把握交付终生幸福家庭的人。凭感觉印象相处着走到决定结婚这一步,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求证的过程看似光天化日其实是暗中摸索,什么时候是个肯定式心里还是没谱。
所以,如果这个人当初就是那个符合你心里定下的坚守的“原则”和“标准”的人,有没有100万都可以现在结婚,有100万不是更好吗?当然也没有必要为了表明自己不沾光的“骨气”来个该结婚的也不结。因为整个事件看似是提在日程上的100万的问题,其实是你没有用“原则”和“标准”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的“缺陷”。
我们以前谈过关于信仰的问题。为什么最好有个信仰?佛教,基督教,儒学,都可以。信仰真正的重大作用之一是,节约你用在思虑和疑惑上的精力。当有了信仰,那就有了行为处事的标准和原则,决策有依据,处事不慌乱,临危不忧惧,前进有方向。
但是,前提是,要相信就真相信。孔子所说:四十不惑。就是说他四十岁时对自己对外界对他人对事情已经有坚定的原则和标准了,不会再犹疑了。
孔子四十才做到,四十以前没做到的人不必气馁。但是,越早做到越好。这是节约精力体力和时间的秘籍。
所以,这不是100万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