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朋友说话的语气一样,是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之门就敞开了。
孩子跟我们说话,听我们的语气,往往多过听具体的内容,经常仔细听自己说话,会对我们大有好处。在商场、公园、聚会或工作中,你可以留意听一听我们说话的语气,会发现我们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和平时是不一样的,回到家里再听听我们的语气,到底我们在表达什么?孩子的语气中听到的是什么?
我们来模拟一个场景,今天在公司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然后你回到家,打开门,笑着说,“我回来啦!”,这时候你的语气一定是欢快的,愉悦的;这时候你看到孩子的玩具太满了客厅,你会跑过去跟他说你在玩什么呢?我跟你一起玩儿吧。孩子发现你今天很高兴,然后就会跟你说,哦,我今天我在玩小汽车,你看我搭的轨道厉不厉害,他也可以很开心的,兴高采烈的跟你描述着他的轨道,跟你说着她幼儿园今天发生的故事。
而如果另一个场景,今天公司的项目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你回家的时候还有一些没有完成,这些事儿在你心里留下了一些小疙瘩,然后你回到家打开门,用低沉的声音说,“我回来了。”同样你一转身发现客厅里堆得满满堂堂的,都快没地方下脚了,然后你就说,怎么又搞这么乱?你就不能在你的玩具角上玩吗?一定要把客厅搞成这个样子。这时候的语气就带有责备,指责,厌烦。孩子有可能不理你,那你会更生气,还有一种可能,他就把东西往自己的角落里移一移,但是呢,他也很不开心,他也生气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跟孩子之间的冲突是不是就很容易发生了呢?
同样的情况,如果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当孩子被一个作业难住的时候,你是会跟他说,“来,我们看看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解决”,还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个题不是之前就讲过了吗?这点都不会。”很明显,前一种方法是在引导孩子,用积极和更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后一种孩子就给孩子下了定义,给它扣上了一顶小帽子,并且传递出了一种,你不行你没能力的信息。既然前一个孩子会越挫越勇,看到难题敢于挑战,而后一个孩子很有可能在以后遇到难题的时候,选择直接放弃。
我们常抱怨孩子不配合我们做很多事情,但是却忽略了,有时候我们怎么说话里面不光光是说话的内容,还有说话的语气,同样一句话,传递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很大了以后,从89岁的时候,还会跟他用婴儿式的语言去交流。那么它就是在,其实是在显示孩子还小,比她的实际年龄小,也许他现在8岁9岁,但是在你眼中他依然是4岁5岁,然而当社会标准要求它变成8岁9岁的时候,你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你也要它变成8岁9岁,但是他的心理还没有成长到这个年龄。一个孩子的心理发育跟他的身体发育是一样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必须经过一岁,两岁,三岁,4岁,5岁,6岁才能到7岁8岁,而你今天把它当4岁5岁的小孩,明天就希望他能够达到8岁9岁的心智水平,这怎么可能做到呢?也就是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的道理。
最明显的吃饭的问题,今天你在这喂饭,然后说长大了自然就会吃了,自然就好了,然后我们发现长大了他是回去了,但是吃的什么样呢?桌上饭粒到处都是,吃完饭碗里还有很多饭;盛个汤,汤汤水水滴滴嗒嗒晃的到处都是;夹个菜,还会在碗里翻来翻去挑自己喜欢的。是,这个能力它是会有,它是可以自己吃,但是它却让身边的人不喜欢,那如果身边的人不喜欢他,开始回避他们,那么他的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问题,于是他的社交能力也发生了偏差。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的情况,这样的孩子眼里可能只有自己以及别人需要为我服务,帮我准备好我需要的所有资料。如果这个孩子的一生,父母都把他安排好,他就可以做这样一个人,他也可以去享受别人的服务,那也没有问题,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环境,每个人都将要自己去面对自己的小社会。
我们要时刻认识孩子在长大,并且随着他的年龄给予适合她的沟通和理解,尊重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他三岁你就把他当三岁的孩子来对待,可如果她10岁,你就把他当10岁的孩子来对待,10岁的孩子可以给自己做饭,可以自己洗衣服,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那如果你一边照顾着她的起居,叫着他起床,一边在那抱怨,要叫好多遍才起,一点都不知道自己起,那么,你觉得,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
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去岁数了,那么注意说话的语气,是我们语言沟通的开始,其实在与人沟通之前,我们还需要我们的情绪做好准备,下一章我们即将开启放松 从容,真正做到放松、从容,用淡然的心态去面对养育,我们又需要做哪些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