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北风一吹定,江门街上晒柑皮的人家就开始多了起来,在城中穿梭,随时可见路边晒着新会柑皮。卖柑子的、剥柑皮的人都在忙个不停,满街满巷都是柑皮的香气。
这些被剥下的柑皮,晒干后,再经过岁月沉淀后,就成为著名的新会陈皮了。这些按不同成熟期采摘的柑,可分为青皮、二红皮、大红皮三种。
新会柑中并未成熟的,柑皮上还是浓得化不开的绿色的柑,被叫作青柑;而未被摘去的青柑,成熟后的皮就会变成金黄色了,就成为二红或大红皮了。
城中随处可见卖新会柑的小摊,剥下来的柑皮会被放成一堆,而剥下来的柑肉也被堆作一堆。柑皮价贵,柑肉却是可以让人随便吃随便拿走的,所以,新会柑的皮是比肉要贵的,在市场里被剥出来的柑肉基本是白送人的。
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到晒果皮的季节,家里经常出现的水果就是这些被剥掉皮后的柑肉了。这些果汁饱满柑肉被装进牛皮袋子里,一袋五毛钱,是那个时候的冬天里常见的水果。
记忆中的柑肉大多口感很酸,虽然有时候会吃到甘甜微酸,果香十足的大红柑果肉,但毕竟不多,而这些柑肉很多的最后去处就是垃圾桶了。而每年看到被丢弃的大量新会柑肉,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有心痛的感觉。
很多朋友说可以用新会柑的果肉榨果汁,做蜜饯,做酒或者做酵素,但其实有一种更好的新会柑肉吃法,不但耐储藏且味道更好。这就是柑味和姜香味浓郁,味道酸甜带辣味的柑饼了。
柑饼的做法是:
(1)柑肉剥皮,剔除柑核。
(2)准备好糖和生姜切粒榨汁。
(3)柑肉下锅煮,小火,边煮边压出柑肉多余的水分。煮到柑肉发软,汁也比较少的时候就放糖,放姜汁,再放上一点点盐。
(4)不停地翻拌柑肉,直到果肉变得粘稠,就可以出锅,将柑肉放在簸箕上摊平成薄片后拿去晒。
经过猛烈的太阳暴晒后,柑肉会变硬,看上去就像一块大大的金黄色的猪肉干的时候,柑饼就可完成了。
做好的柑饼切成块后,可放入罐内储存,随时食用。
做柑饼的时候要注意,煮柑饼一定要用细火去煮,因为加了糖之后很容易粘底也很容易变焦,必须要用心慢慢地煮。
糖和姜的分量随个人口味随意调配就可以了,用白糖或者蔗糖都可以,喜欢辣一点的可以多放点姜汁,如果怕酸就多加一点糖。
柑核一定要清理干净,也不要让它有破损混在柑肉里,否则柑饼吃起来就发苦了。
选用的柑最好是成熟一点的,新会的大红柑和二红柑就最正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