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由
这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在我的圈子里面流转。
标题是“什么区块链,统统是骗子”。地址
作者署名:周召 知乎金融领域大V,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目前任职上海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
看了这篇文章,作为了一个技术人员,感觉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
于是……
区块链:怪我咯!
我圈内几个朋友看了,用这篇文章里面的话来说
“我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竟无言以对”
这篇文章无所不用其极,用各种字眼来形容区块链:
“鸡肋”“名存实亡”“画皮”“谎言”
文章而已之宏大:过去、现在、将来;国内、国外;技术、媒体、科技公司;人、人性。
不得不说,能够链接的热度或者是大腿好象都能靠上一些。
作为区块链技术本身来说,如果他能站出来吵吵两句的话,它一定会说:怪我咯。
如果一定要用四川话来表达的话:
管我锤子事!
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不是区块链是骗子,技术本身是中立的,而如斯将区块链和骗子链接在一起的人,才是一切是是非非的根源。
于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或者也包括我,在写这个文章时,也在用“区块链”,我们都是骗子咯?
定性:鸡肋
“区块链是一种鸡肋技术”
从个人角度来讲,这种断言式的定性表述,特别是在针对人的时候,我是最讨厌的。
作为金融界的大V,说金融界的事情,我屁都不敢放一个。
作为金融界的大V,说技术领域的事,我再不放个屁的话,说不过去呀!
想问,大V:
1、你的底气在什么地方,来做如此定性?就因为你是大V?
2、你所提的区块链三要素,貌似洞悉一切,你都了解本质了,为什么没有如Vitalik Buterin去大捞一笔?没捞到?你好意思号称自己是金融界的,一点都不敏感,也许不该说你不敏感,可能应该说,你根本就想不到。但好象也不对,你还能”区块链“这三个字来写这篇文章,也算是一种敏感。
3、“除了币还是币呢?”发出这样的感叹,更说明了你的风格。“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眼中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世界。”金融圈的人,当然,看到的都是钱!其实我想说,这没有什么不好。这点要向你学习。
所以呀,大V,你说的是金融界的那些破事儿,别向区块链身上栽呀,你说呢?
定性,这事儿,不是你该做的,而且你也不配。
定性:蠢or坏
这个定义,确实跟我毛关系都没有,笔者是在拉仇恨,蹭热度,将自己强行的挤到媒体的行列。
这种做法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孙宏斌,牢中出来,经营顺驰地产,冲入地产前三甲,靠的就是你这招。
当初他在全国性的大会上怼的是王石,他真成了,而且也真做到了。你怼的是一个群体,感觉没学象。
这点上来看,作者除了喜欢看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外,也喜欢读一些励志人物事迹。
学富五车,博览群书,该学。
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知识面挺广,列举的一大堆名词,一定让很多不了解的人都很怵:不明觉历。毫无反抗之力。
作者的哲学思维也挺强,批判现实中的技术、现象,最终推导出事务的本质:人性。
图一时嘴快,爽啦。但好象忘了,哲学除了批判还是反省呀。
说别人做物联网是造路由器,批判之后,你找到别人为什么这么做了吗?本质是什么?反省一下,能不能给对方提供一些建议。
这个世界TMD不缺提问题、看笑话的人,缺的是热心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人。
说别人的不是,说起来很爽,让自己感觉是一切事物的主宰,自己洞悉一切的优越感全齐活了,那是虚荣!
再多写两行,我也变成如你这样的说不是、提问题、看笑话的人了。
给点建议的话:
慎言,多从反省的角度看待问题,提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的话,建议改成:区块链于金融界应用的优势与风险,及相关的规避策略
定性:谎言
如作者敏锐的洞查力所看见的,BAT他们变个方式的卖他们的云服务。
洞悉本质之后,一切本质之上的就是谎言?
就如某大V是知乎金融界大V,其本质是一个人,而其之上的知乎、金融、男人(or 女人)都是谎言?
我恨谎言,也恨过度的承诺,但是提供的切实的服务,也许只能定位称呼不同而已。
鸡汤很多,好多人都称毒鸡汤,如果能如鸡汤文所说的那样的做出来,鸡汤那是对理想的文学化的一种表达。
于技术一样,鸡汤不是重点,人如何去使用才是重点。
你所称的马云云爸爸,定位他挂羊头,卖狗肉,说他“不能公开发币割韭菜啊,但区块链这个顺风车可以随便上”,讲他“惯用的套路”……
相信很多人都鼓掌,为你这个揭穿皇帝新衣的“笨小孩”鼓掌了吧。
一切都因为别人用了这个技术,按你说的谎言来说,他们是用了“区块链”这个名词,来包装不同的生意,因为这些生意获得了收入。
请原谅我阴谋的推测一下:你眼红了!
如果你推出的服务,能够迎合市场的需求,就会产生这个市场。
作为金融界的作者,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应该是入门书籍吧。
BAT本质是公司,本质是利润最大化,他们做的符合他们的定位,这没有对错。
运用技术到不同的领域,产生不同的应用模式,这不是一种理念、技术的实践吗?
站在旁边,不管别人做的是什么,就说别人乱来,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是你整篇文章一如既往的风格。
给你的建议是:落落地,亲自动手实践实践,再来说道说道,再来提提解决方案。
即使最后说区块链不能用,也可以向国家,或者其它方式来禁止他的使用。
定性:人性
笔者一直看到的都是本质,呵呵。
当一切现象在解释的时候,自己的所有论据不能支撑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总会找一些 "模棱两可"和“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说法来补充,因为怎么都能圆得回来,怎么说都无法被验证,怎么说都不会被直接有效的证据驳倒,笔记拿出了人性。
这个观点,我同意,我不得不同意,因为我“无言以对”。
反省:实践
最终,我也是在批判对方,和作者所采取的行为是一样的,相关无二。
于区块链:
了解其技术本质,学习它能够将已经司空见惯的技术组合成一个新的实用技术,运用它的思想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去解决业务问题,不以技术驱动,以公正、中立的观点看待新技术,以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运用技术。
浮起来,易
沉下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