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淼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很小很小的时候便已经看过,当时还写了读后感,洋洋洒洒几大页,受了老师的表扬。
现在用成长的眼光再次回味,却发现了很多的不一样。
坚持不懈、不惧困难,这样的中心已经太老套太老套。
坚持不懈、不惧困难的保尔,这样的人物性格已经太平庸太平庸。
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写读后感写到的“对保尔产生油然而生的敬意”这句话。这句话当年写任何名著读后感其实都在用,早成模板了。
其实也没有好出“天际”,是不是?
有时我也会想,这本小说到底好在哪里?
说它是经典,真真实实就是一部经典。毕竟是经受得住时代的考验的。
老师推荐的、家长要求的、同学热衷的,绝对是质量够格的小说。
这部小说是由作者的真实经历改编,所以情感细腻丰富又独特,饱含着革命主义的色彩。文字也朴实生动,将坚韧顽强的保尔,善良纯真的冬妮娅,聪明能干的丽达等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很鲜明。
场景同样够真实,战争场面、军营生活和农村生活描述都很到位,甚至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强烈的讽刺运用得很恰当,严肃的同时又不缺乏幽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
可以说这些话就是作者本身的内心独白了,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又表露了丰富的个人色彩。有点像雷锋的“螺丝钉”理论,很容易给人以启发,乃至是震撼。
小时候对这本书唯一的不满,只是记不住人名。
但现在的重温,却使不满在我心中莫名其妙地滋生。明明是经典。
人名的问题越来越麻烦,各种各样人名很长的“斯基”长官,讲到一位角色,下一次再碰到就不记得他是谁,只能磕磕绊绊地读下去。加上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不太了解,读的时候便会云里雾里。
政治色彩很浓!“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书中好像是为了特意要灌输这些理念而提到。
也许是未曾亲身经历过的原因,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触并不是像老一代人那样热血澎湃。启发还是有的,却是缺少了共鸣。
就好比莎士比亚的戏剧对犹太人不算友好,《三国演义》对蜀汉捧得很夸张,但除了倾向性之外,你还是可以从中获得某些阅读的乐趣。
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其他小学时被力捧的名著,淡然处之就可以,不必要特意进行一种“反弹式”的抨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好。
比起顽强的精神,保尔比不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比起革命的色彩,《钢铁》比不上《红星照耀中国》;比起生动的程度,这样的描写比不上中国的四大名著……有太多太多的书可以算是某个方面的经典,但想起《钢铁》,却一时想不到它的伟大之处。
只能说,勉强算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