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帮我拿快递,三个包裹,两个是书。
先生笑。
我想,一个人的童年匮乏什么,就会在成年后去弥补什么。我在高中之前,特别渴望能有个书桌,写作业不需要趴餐桌上,或者柜台上。书架并不是没有肖想过,实在不敢开口。
在高中之前,我的大部分作业时间都是在看店,成了村子里有名的“爱学习”,事实上 那时候,我读书的动力很土气:为了有一天不用看店。那时候,为了不把书本弄脏,用8开白纸垫在桌子或柜台上,惹来爸妈经常性的唠叨。
在初二的一天,我放在杂物间的书都不见了,知道是爸爸或者妈妈随手给卖了废品,那些书大部分是小学时期的课本和练习册。但是,还是心痛了很久,敢怒不敢言。后来,有一次邻居小妹妹借我的初中课本预习,是妈妈借出去的,一学期后还回来之后,我妈妈再也没有借出去书或者卖掉我的书。
因为,那本书借出去的时候还包着我亲手包的书皮,还回来的时候不仅书皮没有了,连书页也散了,而且被撕掉了很多页。
我妈妈说:她始终记得我那天一声不吭的掉眼泪,那天她才注意到,我的每一本书都很整齐。
那时候,我在翻书之前都会洗个手,从来不折页,虽然每一页都有笔记,虽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不停的翻阅。
现在 我还是喜欢买书。
我关于书的毛病也一直没有改:不外借,不折页,读前先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