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番挣扎准备关掉朋友圈之际
好巧不巧,看到了朋友发的结婚照片。
点进去一看。
咦,这不是我认识的王某么?
仔细看看,笑靥如花,还是记忆中的清秀模样。
高考后,我还和那个新婚姑娘一起玩耍。
读大学,虽然在一个城市,却断了联系。
再见,居然是在朋友的朋友动态中见到她的身影
遂在闺蜜群讨论了一下。
阻止不了时光飞逝,最后我们只能感叹人生……
几年之前,大家谈论的问题都一样,所思所想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毕业-工作,我以为照着这样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大家的成长不会有太大差异。
至少在某些重大事项上的速度也稍微可以保持一致。
后来才发现,我们读书时,受制于某种规则,所以大家步伐一致向前迈进。
毕业了,再也没有约定俗成的禁锢。
你有你的选择,我有自己的坚持。
这无可厚非。
只是,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很多事情上,我总是成为了迷茫的那一个人?
就像下面这一句话: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说:
我们从来不会孤立的形成我们对事物的相应期待,我们的判断必然有一个参照群体-那些我们认为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只有同他们比较,我们才能确定我们合适的期待视野。
因此,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人过着和你不一样的人生。
可还是不如你亲眼所见的一个朋友给你带来的震撼大。
我们天然的喜欢和自己同一参考体系的人作比较。
甚至,在某些方面,也成了映射人生是否成功与否的标准。
然后,我把这个标准映射到我的同学、同龄人身上。
我就发现自己好像总是领悟和明白的慢了一步。
我在过去的半年里,换过工作,也有思考以后做什么工作,也曾尝试去考一些什么,最后都不了了之,原因是不喜欢。
我用了一年多时间,也才明白我上一段感情的消亡的缘由,理清了了各自的不足以及心中的执念。
同样的,就在今年夏天。
我因为和朋友的相处,缺乏了一种边界的意识感,最后导致友情差点破灭。
而我的朋友们。
有的工作很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有的恋情美满,已经步入婚姻。
有的朋友众多,不乏知己。
这些,都让我觉得有些挫败。
我曾经问过他们,发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疑问:
我不喜欢我的工作?但是我不知道做什么,你是怎么确定的呢?
你是怎么确定要和一个人在一起甚至步入婚姻?
我也和我朝夕相处的室友讨论过很多次两个人相处的一些事宜。
这里的一些问题,有些我已经有了答案,有些我还在探索,有些我还需要学习。
而我身边的一些人,好像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笃定的价值观。
映照到我身上,似乎我就是那个飘摇不定摇摇欲坠的人。
有些迷茫,有些孤独。
后来想想,其实不断地思考或者探索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以及感情。
其实就是只想确立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
这个定位是于自己而言,你该以怎样的一个姿态呈现,才会让内在的自己满意,并且内心平定和欢喜。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
我们一直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我们所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被我们赋予的意义,或者说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解释。
我们对现实世界越感到迷茫与不解,越说明内心的思绪盘根错节。
看了导演斯皮尔伯格2016年在哈佛大学的毕业演讲词
人生如戏,人生是一系列强有力的“角色定义时刻”。 我很幸运18岁的时候就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但是我却不清楚“我是谁”。怎么会呢?我们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呢?因为我们25岁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听取别人的声音,家长、老师向我们灌输智慧和信息,领导、导师以他们的角度告诉我们世界如何运转。通常这些“声音”有权威性而且奏效,但有时怀疑会涌进我们的内心,尤其是当我们独立思考、发现这与我们的世界观并不一致时。一段时间内我们是可以允许自己压抑自己的想法、与这些矛盾共存的,允许它们定义我们自己的性格。
25岁以后,没人告诉你该怎么走
也没人告诉我。
我们已经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生活的泥沼里
向左,向右,还是向前
我也不知道
前路未仆
所谓深渊万丈,也是前程万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