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的贫穷限制了你的想像力”,最近这句话在网上比较火。也许是因为某名人的女徒弟炫耀师傅送给她的奢侈品时,说了这句话。且不管明星们的是是非非,单是这句话,我觉得太经典了!
最近在学习制定年目标,同时也在读《潜意识的力量》,都谈到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目标一定要可视化。可是当我在想像这个画面时,我想像不出来。比如说有更多的钱吧,这个大概是咱们普通人都有的愿望,可是你能否想像出来,当你实现了这个目标时的场景,比如在干什么事?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坐着什么样的车?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和什么人交往?我的脑海里一片模糊,之前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困难,现在知道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2.
物质上的缺失纵然让我们难过,可是心灵上的贫瘠才是真正的可怕。
在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的人:
你去参加亲子教育培训,然后推荐给为家庭矛盾而烦恼不已的身边人,她会用看传销者的眼神看着你,说:那以前的父母也没有经过培训,不是一样把孩子带大了吗?还需要花几千块钱去学习吗?更有甚者,“你被洗脑了吗?”
甲说,我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花了2000多。乙说,我在网上也买了一个,花了800多。甲撇撇嘴,说:那不行!网上的东西可不敢相信。实际上,她连人家买的什么品牌、有什么功能还不知道。
还有一些人,一看到别人升职加薪,就说什么有背景,看到别人成功,就说什么靠爹,什么富二代之类的,动不动就说,比尔·盖茨的第一桶金是靠任IBM的董事的妈妈挣的,似乎自己如果有这样一个妈妈,也可以成为世界首富。
大多数人总以为限制了眼界,使自己够不到有钱人生活的是贫穷,但那只是表象。其实有时候并不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而是想象力背后的思维方式,让你无法摆脱“贫穷”。
3.
现在有一个观点:社会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了。北京大学副教授刘云杉做过统计:80年代,北大学生三成出自寒门;90年代,寒门比例开始逐渐下滑;2000年后,寒门比例仅占一成多。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证实了这一现象,他们用49年跟踪了一群不同阶层的孩子,最后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穷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与“阶级固化”这个词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句话:“贫民阶层的教育是规矩,中产阶级的教育是才艺,精英阶层的教育是决策。”上层社会孩子所继承的,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耳濡目染带来的精神财富——思维方式。
不管富有还是普通的家庭,对于所有孩子来说,生活即教育。孩子步入社会前,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的。不管贫困富有,父母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一生的气质与追求。
4.
虽说龙生龙,凤生凤,但好的教养不分贫富。有眼界的父母,不放弃自身学习成长的父母,至少能目光开阔,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少错过一些机会。
看《爸爸去哪儿》时,时常会感慨:这些星二代们,眼界确实非普通孩子可比。但是从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特别“优秀”的孩子,也是来自普通家庭,他们总是彬彬有礼,宠辱不惊,性格活泼开朗,不怯场,还非常有主见。
比如一位5岁的孩子,她的妈妈来自二线城市,家庭经济说不上富裕,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是这位孩子还不到5岁,就已经跟着妈妈游览了国内不少的名胜古迹,以及周边几个国家。平时周末常常跟着妈妈到所在的城市或周边城市,发现各种好玩的,例如做彩陶、看人偶剧、徒步等等,很多大人都没体验过的东西,这娃儿都亲身体验过了。
这样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见世面的重要性,而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所以,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见外面的人。
当然,没有多少父母有能力带着孩子游历诸国。其实,很多事,是不需要花多少钱的。比如,可以带孩子去风景名胜,也可以去一座博物馆;可以去高级酒店、高档餐厅,也可以去农村、去养老院;可以去听一场高档的音乐会,也可以到大自然中行走;去结交各类小朋友,也去参加大人的饭局……让他知道,还有一些人是怎么生活的。
总之,尽你所能,让你的孩子了解最好的,也知道最坏的,看到远处的,也深入身边的,让他看到的世界,是开阔的、丰富的、美丽的、多样化的。
想让孩子有见识,那自己也要成为有见识的父母。贫穷不是错,但是别让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