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非常注意向朋友获取反馈。前两天一位辉友向我咨询读书效率的事,在解决了对方的疑惑后,我便直言问对方,是否看过我的文章,有哪些建议。第二天,对方发来了阅读感悟:
昨天你说看公众号文章有没有什么建议,我谈不上建议吧,就是我的感受,感觉很多文章的节奏很快,很难让读者感受到代入感,感觉都是一个事件之后的一个顿悟,就得出结果。会让我怀疑这个结果真的是你认同的,还是只是书里看到的。我以为每篇都这样,看了你写的很多跟自己生活相关的故事是有节奏的。
我答复对方:“之前写作时就感觉想法的提出有些突兀,但又不是很清晰,你的提议很棒,下次我会注意的。”对作者而言,最重视的,就是读者阅读后的第一反应和即时反馈,不管是正向还是反向。因为,站在作者角度,视野难免狭隘,看不到文中的瑕疵;再者,人都有自视甚高的毛病,尤其在洋洋洒洒自嗨写了一千多字后,这种感觉会愈发强烈,读者站在第三方视角,会更客观,也更容易发现作者难以注意的问题。
其实我之前并不是这样,每次写完文,我会在文末注明,欢迎大家留言,也希望得到大家的评论,但从未主动问及反馈。所以,虽然看到文章有人点赞,但意识不到,究竟是哪里好、哪里不好。
上次参加思辨会,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给主办方反馈,不论好坏,主办方都接受。还有一次采访朋友,通话最后,对方也主动问及,觉得他的文章哪里好、哪里不好。
原来,我是可以主动要反馈的,意识到这点后,我便主动向朋友索取反馈。虽然一开始,对方会有些愣神儿,但在我表明来意后,都愉悦接受,并给出了中肯建议。
瑞·达里奥说过,个人成长的两大障碍,一是盲区,二是自视甚高。找到盲区最好的方法,就是照镜子,而读者的反馈就是最真实的镜子。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体智慧是无穷的,你的反馈很重要,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