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吸引眼球但是shameful的标题,但是我想谈谈我的新收获。
1.这个月月初,萌萌哒Sherry老师在月计划中提到,我们会读一本英文原版书,然后Eric会做Shoe Dog的分享会,我当时一听,真开心呀,赶紧读了起来,嗯,读了第一页,更开心了,词汇友好,句型友好。但是我读了半个多小时,进度条也就在1.5%的时候,我用我惊人的数学能力算了一下,我要花66.6天,也就是两个月才能读完,好家伙,直接到过年了,一股挫败感迎面而来,书的内容也不有趣了,词汇量也不友好了,一切都停在了进度条上,还是去打卡晨读吧,毕竟背一两句话更简单。
2.国庆回来后,我的每周一段就断了,因为我发现每周一段比每日一词难,然后我的大脑开始BB说,你想啊,每周一段你写了可能也会有错,直播反馈可能也不会得到反馈,而且还不能升级,不如摸会儿鱼吧,感觉好多其他东西都没做呢。好的,摸鱼去了。
是的,我承认,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像Justin,Eric,Sherry老师那么多时间去学习英语,但是正如学习一样,我们要去学会学习,而不只是学英语。学习不等于考试,我考了很多场考试,但是我却突然觉得,我不会学习。
1.在TED演讲中提到,我们的大脑会欺骗我们,当你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去寻找更加轻松愉快的事情,它会说,哎,这个很麻烦,不如先去喝杯咖啡吧,虽然或许你十分钟之前才去喝了一杯咖啡,它会欺骗你,给你一个“喝了咖啡你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提升效率”的借口,让你去逃避工作。
2.我觉得我就被自己的大脑陷害了,对这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当我发现完成它是一件不能马上做完的事情的时候,我就想的是,哎,不如先干点别的吧,这个,那个,whatever,反正不是看鞋狗,写每周一段。
3.所以这就导致啥呢,社群学员在讨论鞋狗的时候,我插不上话,因为我还停留在damn 1.5%,所以每次我只能跟别人的wolf down产生共鸣。写作反馈直播呢当然也就不会有我的段落啦。
但是我最近发现新大陆去不被大脑欺骗啦。
1.首先Eric在晨读中说我们要做计划,我以前觉得做计划很机械,但是现在觉得,写计划很好用。想一下,Eric在20号要做阅读原版书主题分享,Justin在后天要做经济学人赏析,Sherry今天晚上八点要收复盘,但是比如对于我吧,我不可能十几天读一本原版书,我甚至不可能这几天读一本经济学人,我之前就觉得很挫败,做不完我就干脆不要做了,熬到截止时间了再立新的flag,比如好好参加下个月的学习计划。但是不妨先化整为零,就比如哎,我就每天读2%,不多也不少;经济学人杂志我也就先把封面文章读了,其他的管它呢。同理,我之前音标视频看的极其缓慢,因为我想“天哪,这也太多了”,后来我准备改成每天一个,就一个,不多,反倒看得下去了。
所以我现在已经读到鞋狗的10%了,封面文章也读了一半了。做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呀。
2.想push自己一把,那就先走一小步:在这次晨读的时候,最后一次晨读,Eric问有没有主动读的,我其实慌得很,但是他说,再不抓住机会就要等一个月了呀,我突然就敢了。这就跟营销策略一样,错过此次降价还要等一年,你不想买的东西你也冲动地买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可能就是一小步。前天的口语分享也是,我本来可以背出来I have a dream的很多句子,但是我突然就想,我要背最有渲染力的那句,结果一下懵掉啥都想不起来,我都快放弃了,后来想,不行那就背最简单的那句吧,不然啥都说不出来太丢人,结果反倒想起来了一句,虽然背错了。讨论的时候也是,其实我好几次都没听清楚问题是啥(汗颜),但是我想,不行啊,再不说点啥我就啥都没分享,这也太辣鸡了吧。于是我也努力去发言了,虽然吧我感觉因为发音差,别人听着也是三脸懵逼,不过我还是很开心的。
所以不妨告诉自己,雄起,就搞这么一次,错过还要等一年。
3.分享三个tips,来自TED:
1)break up the task
2) work for 30 min and reward for 5 min
3) write down your distractions。
其实还有很多小的想法,但是先就写到这里了,因为我也是抱着“好的,我就分享两个想法的观点”骗我的大脑写的复盘,居然也写了这么多,每天做一点,复盘也不难哟,这次晨读复盘写的轻松愉快就是因为:每天都在写笔记,每天一点点,月末赛神仙。
下个月希望题目变成,《嗯,那个每天做一点点的我,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