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全班四十二个学生,小英从刚升级时的倒数第八名,总成绩上升到了第十一名,语文单科全班第三名。
第二学期,五一劳动节时,她还被选拔上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汇演队,节日当天去公社汇演,统一穿的白上衣和蓝裤子,是俩姐姐专门跑到集市上找裁缝给她改的。
演节目那天,全公社各个小学都有参演节目,到处是穿白上衣蓝裤子、戴红领巾、脸腮画着红胭脂的学生演员,喜庆、热闹。
那天,姐姐去看了,父亲也去了,小英回家时,父亲蹲在大门口,远远的走上来牵着她的手回家,对门家大婶子见着她,也直夸她学习好,还选上当小演员了。
随后的五年级里,娘的病情越来越厉害,干家务时经常摔倒,需要人照顾;虽然父亲的骨折好了,可他干不了太重的力气活了,在村里打零工,还喜欢上了喝酒,经常醉倒在家门口,她还看到过喝醉的父亲在娘的床前呜呜的哭,小英心里好难受;哥哥在三中读初三,放学了,他经常让姐姐喊到自家地里干活去。
俩姐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打工挣钱、吃饭洗刷都是她们的,哥哥有时放学不回家或者小英不帮着烧水干点家务,姐姐就发脾气。
小英虽然越来越喜欢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可她也隐约感觉到了家里的生活困难和压抑气氛,她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心里没有以前那么放松了,总觉得该回家,坐在娘的床边写作业心里才踏实。
娘也总是笑咪咪的看着她,有时还有气无力地和她说说话,让她好好上学。
五年级时,她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也越来越不愿说话,见人总是笑笑。
小英喜欢和班里独处的两个同学说话、一起做作业,觉得他们好可怜,没人搭理;有一次下大雨,她打着伞、搀着那个腿脚不好的同学把他送回家,全身都淋湿了,同学家长直夸她,还告诉了村里的刘老师,刘老师在班里还表扬了她。
她担任了语文课代表,经常到老师办公室拿放作业。有一次,她拿作业时,听到老师们在说她:柳小英进步可挺快的啊,这孩子越来越文静了,听说她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都有病……
她们村有家里生活条件好的,买了电视,她们班和她比较要好的牛梅同学家就有。她知道,自己家是买不起的。
第一次是牛梅同学放学后邀请她去家里看电视,后来几次,是她写完作业后自己跑去的,她被电视里多姿多彩的节目深深吸引了。
小英家在村前街,牛梅家在村后街,走着得二十分钟才能到。小英好几次看电视忘记时间,常常是牛梅的娘提醒她太晚了才走。
她常常还没从高兴或难过的电视节目中转过神来,一看时间到了十点多,就一头扎进黑夜里,自己一个人走在村里黑乎乎的胡同道里,后脊梁上吓得直冒凉汗。
她如饥似渴的看着电视里的新闻、电影、评书联播、唱歌……,她知道了那么多不知道的新事物,外面的世界原来是那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