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从景德镇坐动车到武汉,到站的时候差不多下午两点,正是中午炎热的时候。当在动车站三楼等待滴滴的时候我满脑袋里想着武汉的天气果然热干热干的,所以代表小吃才叫热干面。
顶着大太阳差不多站了半个小时感觉人都快风干了车才来,因为实在是太堵了,游客太多了了。
其实来的时候我对武汉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期待,会来武汉是因为我的爱人老范他大学是在武汉地质大学读的,这里是他内心很大的一份骄傲,我想也是我的骄傲。所以老范一直想带我来看看。
1、老同学见面
和老范在一起十二年终于来见见他的大学,只可惜不是樱花开的时候。到了宾馆之后他就校园内一个已经是教授的同学召集其他同学相聚,有的是老大远开车一两个小时来只为了见一面的,挺仗义的。有的是两夫妻毕业后就留在武汉上班的,还有些是本武汉的,加上三个孩子,总共聚集了七八个一起快乐的吃了顿晚饭。感慨老范的同学一呼就有回应,不知道我的同学何时能够相聚,是不是也这样一呼就有回应。
2、植物园认植物,看一眼东湖
武汉能玩的景点其实不多,第二天热气依然很热,想着去植物园逛逛。植物园离学校不远,因为我们就住在学校里的迎宾楼,前台和保洁阿姨会称呼我为老师,我都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武汉的植物园很大但是也缺少管理,很多地方植物和草混在一起长得也比较杂乱。我最感兴趣还是中草药,也见识了罂粟的样子。
但其实之前我也逛过厦门的植物园,所以已经见过很多让我觉得惊艳的植物,再逛武汉植物园就没有那么多的新鲜感,而且天气也热,总体来说体验感不是很好,没有厦门植物园管理得好。
孩子一直呼叫很热,就赶紧结束这行程,刚好门口有5D科技体验馆,孩子闹着要体验,就体验了恐龙世界和小蚂蚁装上之类的,给这个植物园之旅弥补一点缺憾。
逛完植物园想着天气好热,既然来了那就看一眼东湖吧,毕竟它也是个打卡景点。
东湖确实不错,分为六个区,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白马和珞洪6个区域组成,我们去的是磨山区,我一开始太小看这个湖了,以为只有总长四公里的晋安湖的三四倍,没想到它居然有101.98公里,把我吓到了。本想湖边有共享电动车,很想骑着小电驴绕绕湖边的,我还是蛮喜欢绕着湖边走走的。但是后面不好约的博物馆居然约上了,就改去博物馆。因为旅游团好多,博物馆不好约。
3、逛湖北省博物馆,认识楚庄王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精粹,历史发展过程的缩影,想了解一个城市还是得逛逛它的博物馆,虽然我已经见过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已经快厌倦了,但是这个省博物馆内容还是很多,主要还是讲了楚国的八百年历史,梁王的展厅。
单单看越王勾践剑排队的人就已经可以饶博物馆一圈了,我最受不了排队了,果断放弃。
老范先带我们去看了《遇见楚庄王》的表演,小孩子特别喜欢,我也觉得满意。到一个不了解的地方了解不一样的文化历史,是来给自己长见识的。
通过这次的表演我才认识了历史上有个楚王的故事,关于“一鸣惊人”的成语来自于楚庄王,还认识到楚庄王是春秋战国五霸之第四霸以及一些相关的故事教了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4.登黄鹤楼, 看长江
对黄鹤楼的印象一直留在读书时候所认识的那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所以对黄鹤楼一直有向往,想看看它的真面目。可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湿答答的,人也特别多,每次爬楼道就特别的闷,不透气,也很热,爬完一个楼层就想着找到对的角度吹吹长江的风。一个楼层唯有一面可以吹到凉爽的风。
牵着小女儿的小手坚持把有五层楼的黄鹤楼一层一层的爬完。
刚上黄鹤楼第二层时观看长江时我是特别失望的,没有奔腾汹涌,磅礴大气的样子,和福州闽江没什么区别。随着楼层越爬越高才感觉好些。
在爬黄鹤楼之前我其实也爬过了很多类似这样的鼓楼和塔 ,所以没有了年少时对一样景物那样充满期待和憧憬,也没有那么的快乐!只知道我来过了。
福州的镇海楼也很不错 ,但是黄鹤楼还是更高,更伟岸,也不虚此行。
本来打算到长江坐轮船夜游,可是看到那普通的轮船确实有点破旧,想起厦门鼓浪屿的轮船,相差很多,那一瞬间就不想坐了,还有一个原因,撑着伞腿脚湿答答的,逛了一路的户部巷居然是平常那样普通的美食街,一堆的吃的却感觉没有一样好吃的,更加失望。
所以到了轮渡码头的时候就只想回宾馆休息了。
此行没有很多快乐,最大的快乐还是和老范的同学相聚聊天吃饭。
十几年武汉之旅的小愿望终于实现了,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