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先向大家致一声端午节快乐!
说到端午,你知道“端午”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其实在唐代以前,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初五,都是端午,不一定要五月初五的。
《容斋随笔》就有这样的记载——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其实,更早的时候,“端午”还应该是“端五”。宋代张表臣的《珊瑚钩诗话》:“端五之号,同于重九;角黍之事,肇于风俗。” 又说:“后世以五字为午,则误矣。”
为什么说“五”和“午”的差别很大呢?因为端午节原本是起源于吴越一带的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最开始是图腾,后来是吴越民族的祖先。
吴越这个地方的人,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这里牵涉到一个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先祖,祝融。祝融是“三皇五帝”时代的人,当然“三皇五帝”到底是指哪些人,或者说哪些部落,现在的学术界还有不同的说法,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要远远早于屈原所生活的时代。
“祝融”在很多远古史籍中又称“烛龙”。当然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说“祝融”是一个官名,与后世大家熟知的“大司马”类似。但不管哪一种说法,“祝融”都是吴越民族从图腾崇拜进步到祖先崇拜,从原始部落进步到国家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不仅崇拜“龙”,“五行学说”也开始起步。我们现在在古书中常常读到的“天圆地方”“四海之内”这样的概念,其实要很晚才出现。“五行学说”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五龙治五方说”,起到的作用有点像后来的“天圆地方说”。
《遁甲开山图》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五龙治在五方,为行神。五龙降天皇兄弟十二人,分五方,为十二部,法五龙之迹,行无为之化。天下仙圣,治在柱洲昆仑山上,无外之山,在昆仑东南一万二千里。五龙天皇,皆出此中,为十二时神也。五龙皇,后君也,昆弟四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角龙,木仙也;次曰徵龙,火仙也;次曰商龙,金仙也;次曰羽龙,水仙也;父曰金龙,与诸子同得仙,治在五方。
因为崇拜龙,所以赋予了数字“五”特别的意义。剧史料记载,每年有三次祭祀“龙”(也就是“祝融”)的大典,而尤其以五月份的祭祀最为隆重。最隆重的这次,在五月的“端午日”的祭祀习俗流传到今天,就是现在的端午节。
早期端午节的习俗,最重要的两项“赛龙舟”和“彩丝系臂”。这两项活动都是祭祀和祈福的意思。
我们现在知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周代才有的文化。远古吴越民族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所以有“断发文身”的传统。他们把自己的头发剪短,在手臂上纹出彩色的图案,象征着龙的样子。到了端午节这一天把在水面上赛龙舟,告知世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还要用彩色的丝带向龙进行祭祀,祭祀过程中,用一部分彩色丝带,系上食物,投到江中,表达对“龙”的感激。祭祀大典结束之后,人们把这些剩余的彩色的丝带系到手臂上,祈求“龙”的护佑。
这样的“端午文化”从吴越地域传播到整个长江流域,在大约两千年之后,才有了“屈原”投江。我认为,在这个端午佳节,我们当然可以怀念屈原,但我们更不要忘记,我们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