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懒得读全文,这里是总概括:
-- 李嘉诚退休或是不退,这是一个问题。
-- 将退休后每月的生活开支乘以300就是你需要储备的退休金。
--退休期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如存款利息、保本债券的利息或息率较高的公用股和房地产信托基金等。
1. 李嘉诚还不愿意退休
上周(2017年6月20日),《华尔街日报》突然爆料,说现年89岁的长江和记实业(00001)主席李嘉诚将在明年90岁之前退休。顿时成为全城热话。之后,李超人急急忙忙出来对记者澄清,说自己身体非常好,目前还未有明确的退休时间表。
根据福布斯估计,李嘉诚的财产约为33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2238亿),是香港首富。李嘉诚被视为香港狮子山精神的代表。他的商业王国遍布香港市民生活的每个细节,港人会开玩笑说:“一半香港人都在为李嘉诚打工”。艾玛曾在街上见过他几次,见到保镖包围着的他,个子小小,却精神矍铄。
李嘉诚年近90高龄、如此富有,却依旧勤恳不辍,让经常想着40岁退休看世界的艾玛惭愧不已。
2. 退休储备金的“300法则”
没有人知道自己会活多久,除了自杀以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的平均寿命持续上升。60岁退休后,再活上二三十年,也是平常之事。
为了能提前退休,我们常常说,一定要达到“财务自由”。也即只要非工资收入高于每月支出,就算达成了财务自由。如更保守些,为应付疾病等突发事件,非工资收入高于每月支出的两倍,那就一定没有问题了。
但是对于普通的工薪族,不懂复杂的投资理财,达到财务自由难度较大。那他们需要累积多少财富才足够退休之用呢?
退休金数目的多寡,主要看退休后个人或家庭生活开支的多少。如果穷奢极欲,挥金如土,即使有过亿身价也很快会用完。艾玛之前的文章《贫富两极的政府高官》分享了香港前财政司司长许仕仁的故事,月薪三十三万的他也会因生活奢靡最后破产告终。因此,下文对退休金储备的估算,是基于正常的消费习惯。
根据前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著名财经评论员林本利博士的理论,将退休后每月的生活开支乘以300就是你需要储备的退休金。
每月生活开支 x 300=需要储备的退休金
比如,艾玛预计退休时已经还完现在自住物业的贷款,生活品质也与现在一致,没有下降。在这个前提下, 整个家庭每个月预计开支2万元,细节如下表。那么如果艾玛没有其他非工资收入的话,需要储备600万元。
2万元x 300 = 600万元
这个计算退休金储备的“300法则”,是假设该储备金每年投资回报率为4%,那么一年便可以获得24万元的投资收入(600万x4%=24万),那么每月就有2万元可用。本金则用以应对不时之需。其实这也是提高非工资收入的概念,不过,这个非工资收入主要来自于风险较低的项目,如银行利息、保本债券或公用股的股息等。
3. 选择风险较低的退休投资组合
退休后,为了应付突然出现的医疗开支,需预留6-12个月的开支应急(如上表案例,预留12-24万现金)。剩余的资金就可以用来继续投资。
退休期的投资组合应该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如存款利息、保本债券的利息或息率较高的公用股和房地产信托基金等。退休人士的投资不能仅依靠现金存款或保本债券,这些收入虽然固定不变,但每月退休金会被通胀蚕食,实际购买力会逐渐降低。但也不能太进取,以免风险太大,把老本都丢了。避免做短线交易和使用杠杆。忌贪。通常骗局都是以高回报做饵。
最简单的投资是在城市中心用买个小型公寓收租,当通胀时,房产价格和房屋租金会伴随通胀上升。在香港,还可以用600万买一套中型公寓,在退休前供完所有贷款。退休后,去银行申请“逆按揭”,每个月从银行领取生活费,直至终老。当然逆按揭结束后,这个公寓的归属权也就转移给了银行。(艾玛在以后的章节会详细介绍“逆按揭”)
除了做风险较低的投资以外,定期检查和分析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很重要。根据退休金的消耗情况,即时做出适当地调整。
其他人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