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中孤雁‖黄思明
《南国笔记》【1】
秦伐趙,圍閼與。趙王召廉頗、樂乘而問之曰:"可救否?"皆曰:"道遠險狹,難救。"問趙奢,趙奢對曰:"道遠險狹,譬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
王乃令趙奢將兵救之。去邯鄲三十裡而止,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秦師軍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趙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
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複益增壘。秦間入趙軍,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裡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
趙奢既已遣間,卷甲而趨,二日一夜而至,去閼與五十裡而軍,軍壘成。秦師聞之,悉甲而往。
趙軍士許曆請以軍事諫,趙奢進之。許曆曰:"秦人不意趙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陳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教!"許曆請刑,趙奢曰:"胥,後令邯鄲。"許曆複請諫曰:"先據北山上者勝,後至者敗。"趙奢許諾,即發萬人趨之。秦師後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秦師,秦師大敗,解閼與而還。
趙王封奢為馬服君,與廉、藺同位;以許曆為國尉。———北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大家知道,戰國時代,秦國一向牛逼轟轟,這次又派兵討伐趙國,把閼與城圍得水泄不通!趙王趕緊召集文臣武將,詢問何以救閼與呢?
這次很奇怪,大家都異口同聲說:「閼與離邯鄲太遠,而且道路山勢狹窄,難以救得了閼與!」我估計大家私底下商量好了,這次讓趙奢來救民於水火。而且,趙國在廉頗藺相如時候,可是出名地團結一致對外,不會因為一句「道遠險狹」就不要趙國國土了!
趙王問一圈,最後才問到不起眼的趙奢。只見趙奢胸有成竹回答道:「遠是遠了點,險是險了點,但是兩軍相爭好比兩只老鼠相鬥於洞中,那個勇猛的就能夠獲勝!」言下之意說我趙奢必定勇猛過秦軍,且熟悉趙國境內,不勝利沒道理!
於是,趙王命令趙奢帶兵救閼與。趙奢離開邯鄲城三十裡,便停了下來駐紮軍營,號令全軍說:「有膽敢來建議我怎麼領軍的,軍法處置!」趙奢這明顯是在立威嚴!
這時候秦軍駐紮在武安西面,在那裡操練呼赫。整齊的呼喊聲,把武安的房屋瓦片都震得叮噹作響。
這時候趙軍中有一人驚慌行於色,不禁脫口而出「趕緊救武安」。正好被人聽到,報於趙奢,趙奢那還用說,立刻斬了這個小兵以震全軍!
趙奢就這樣守著壁壘,堅壁清野二十八天。一直沒有動作,好像忘記了閼與一般,只是一味修築壁壘。
秦軍都等得不耐煩了,派了一個間諜混到趙軍軍中打探虛實,趙奢好吃好喝款待間諜,並打發他而去,實際上間諜什麼也沒打聽到!
間諜回去如實報告長官,秦將聽說大喜道:「我還以為是廉頗個老匹夫來了,我還有些許懼怕他。原來來了一個啥都不懂的趙奢小子,這小子明顯怕死,才離開邯鄲三十裡路就不走了,還一直修築堡壘,這是不想要閼與了啊,老子趕緊攻城去!」輕視之心一起,這秦軍不敗都沒天理!^_^
趙奢遣走了間諜後,卷起鋪蓋,急行軍兩天一夜,趕到了離閼與五十裡之外,安營扎寨,修築堡壘,不久就修成了!秦軍聽說這小子竟然敢來,也把部隊全部開來與趙軍對峙!
趙軍軍中有個叫許歷的士兵,毛遂自薦要獻計於趙將軍。趙奢趕緊讓他進來。許歷建議道:「秦軍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趕到了,他們剛剛來氣勢如虹,將軍應該集中兵力,以驕其兵,要不這樣,我們一定會失敗的!」其實趙奢又哪裡不知道,見這個許歷也說得不錯,恭敬地對他說道:「我受教了!」
許歷試探道:「將軍前有軍令,請行刑吧!」兩邊士兵正要前去拿人,趙奢也無殺害如此有識之士的道理,馬上說道:「等一等,我那個是在邯鄲的軍令,如今早離開邯鄲,那個軍令早作廢了!」
許歷這才又建議道:「先拿下北山的軍隊,可能會獲得勝利,後佔據的會失敗啊!」趙奢一聽有道理,採納了他的建議,立刻派了數萬人,搶先占得北山有利的地勢。秦軍等發現已經遲了,秦軍也派人去爭奪北山,無奈總是失敗!
趙軍北靠山上,縱兵而下,打得秦軍大敗而逃。不用說這個秦將邊逃必然大罵廉頗和藺相如道:「媽的王八羔子的廉頗,哪裡找來個領兵如神的趙小子,老子在秦國怎麼就從來沒聽說過趙國有這麼一號人物呢?下次打死都不來趙國玩了!」^_^趙奢解救得閼與班師回邯鄲城!
這次大獲全勝,趙王封賞全軍,這趙奢也把許歷獻計獻策說與趙王聽(做領導的一定不是獨自領賞,這才是一個大人物的格局)。趙王封趙奢為馬服君,位列三公,跟廉頗藺相如同列,封許歷為國尉,這個國尉大致相當于如今的公安部部长!^_^
話說我為何要說趙奢這次是出奇制勝呢?請聽俺仔細道來,諸君亦可一同思考一二。
一奇在離開邯鄲三十裡,只是駐紮,二十八天不行軍,仿佛把救援一事忘了。
二奇在用一個名不經卷的許歷的計策,哪怕秦軍中真有人研究過趙奢的為人也無濟於事,絕不會知道有許歷這個人!
三奇趙奢敢用許歷的佔領高地縱兵衝鋒秦軍,秦兵一向也是敢戰不怕死的。正如趙奢開頭所言,二鼠相爭勇者勝,真要說秦將太輕視趙奢也未見得,秦國人才濟濟,可不會隨便派一個將領來的!
這次大敗,那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秦軍。所以說就是名將白起過來也無力回天!原文並無記載究竟是秦國哪位將領,沒準就是白起也未可知(這要查史實證明才好確認)!^_^
——……——
云中孤雁写于南国盛夏丙申年五月十七日酉时许
2016.06.21日星期二
同为夏至节气第一日
黄思明修订于大西北盛夏辛丑年五月十二辰时许
2021.06.21星期一
夏至候第1日
今日夏至节(古人很重视的一个节假日)
夏至三候曰: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tips]
1.《资治通鉴》,北宋皇帝监制下最终完成的一部史学著作,总编辑为宰相司马光,副编辑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详细请移驾拙文《<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2.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著名宰相,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估计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是家长老师们,用来激励孩子动脑筋勤于思考的故事模板。
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算是陕西夏县的代表人物了。他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至于是不是吹牛,咱也不知道,咱也查不到他的家谱。
3.大西北,是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别称。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五省)以及内蒙古西部。其中内蒙古部分包括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狭义上的大西北并不含最后三个市(包头、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市)。
一开始,我喜欢说自己定居北五省,如今说大西北更适合。北五省和大西北叫法虽有些相似,但是大西北范围更广阔一点,那就暂且叫大西北。北五省在民国时代更常用,大西北是解放后常用语,为了顺应潮流,今后一律用词“大西北”。(*^ω^*)
4.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夏至开始,遍地都可以听到蝉鸣声了。
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