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六中党支部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具有正面的价值导向、深厚的革命内涵和鲜明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命脉,也是教育人、培养人、涵养人的精神沃土。2024年,广灵六中对学校党支部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推动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凝结而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红色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文化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教育资源,将红色历史文化有效融入党建工作,对新时代的强国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首先,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党的执政地位。我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形式丰富,对于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在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不仅可以直接感受到战争年代英雄榜样的力量,了解先辈为国家为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争的奋斗历程与伟大精神,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璀璨历史与优秀文化的认识,形成对国家、对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及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从领导革命到执政为民的有力见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以先进性、纯洁性为建党根基的工作传统,对党组织教育党员和保持党的执政本色与先进性具有重要作用。广灵六中支部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我县的玉福山烈士陵园、榆沟党小组展览馆及平型关大捷展览馆等红色革命基地,传承红色精神,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地位,将红色精神发扬光大。

二是加强党性培养,承载党建教育功能。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要针对党员在传统学习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将红色文化与新时期党建工作融合,推动加强党员党性的培养与锻炼,促进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培养和良好品格的塑造功能,为新时代党建工作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保障。

三是增强党员社会责任感,帮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本身蕴含着忠诚、责任和自律等优秀品质,在党建工作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广大党员端正思想态度,养成严于律己的良好品格。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有利于党员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解,继承与培育优秀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同时,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精神和优秀品格的重要载体,能够为党员提供精神力量,增强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学习和实际运用红色文化,也可帮助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艰苦奋斗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广灵六中通过“三会一课”等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具体活动相结合,宣传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的具体路径

其一,以红色文化引领党建工作建立融合机制。要把红色文化融入党的学习和群众教育实践中,突出红色历史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精神的教育作用,启迪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当代模范榜样的带头作用,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增强广大党员对红色文化思想的认同和情感共鸣。广灵六中支部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与保障机制,科学规划设计党建工作中的内容和形式,以实现党的建设和红色文化真正有效融合,比如将红色文化融入廉政勤政教育工作中,通过组织党校讲师讲党课及邀请“五老”给全校教师进行红色文化讲座,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建立廉洁文化教育机制等活动,树立党员良好工作作风与形象,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与认可度。

其二,以红色文化整合我县资源创新文化活动的开展。广灵六中支部积极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党建工作,以完整展现我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广灵六中支部整合我县红色文化相关文本资料和我县的革命遗物、遗址等物质材料,深入学习和提取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并运用当下流行的媒体形式呈现来展示红色文化,比如我支部党员赴榆沟拍摄红色文化纪录片、我校小学部学生制作英雄人物手抄报等。广灵六中在我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了党建活动的开展形式,增强党建活动的趣味性与科学性,为党建工作营造更丰富的氛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