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龄段的四个阶段:
1.婴儿期(0-1.5岁)依赖与不信任的冲突
父母及时出现,会增加安全感
2.儿童期(1.5-3岁)怀疑与自主的冲突
需要父母的“发现与陪伴”
而不是古木的“参与和管控”
父母的坚持、不要轻言放弃是比较难得的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主动性:希望多种尝试
内疚性:来自父母的嘲弄与批评
在哪一个阶段,都不要直评判
4.学龄期(5-11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Q:孩子是否送到寄宿学校?
A:1.送到怎样的寄宿学校?
有文化理念的学校
2.怎样送?
每天保持联系与互动、
每周互动;了解孩子们成长与遇到问题的正向引导
3.高质量陪伴: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
二.低龄段孩子段大三个人格特点:
1.有独立意义
孩子是成长、学习、人生的主体
2.有独特的人
有异与常人、独一无二
父母切忌:不理解、评判、伤害孩子
3.发展中的人:
孩子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个阶段不代表一辈子
一个行为不代表一种人格
三. 四个习惯
1.生活习惯
蹲下捡东西(而不是撅起屁股)
经过我的同意才可以翻看我的包
2.情绪习惯
有事情发生: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
我要做情绪的小主人,打跑情绪小怪兽
3.学习习惯
主动性与坚持
具体描述过程,让孩子明白行为的顺序,
而不是泛泛的要求,孩子无从下手
4.兴趣的习惯
成人只有工作太乏味
孩子只有学习太可怜
孩子有自己爱好
孩子的兴趣并不稳定
给孩子发言权
培养孩子对团队的责任:足球、舞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