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工作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关注点落脚在用户上。它的工作节奏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说白了就是需要从一点点开始积累,往往很多工作都需要从零做起。它不像很多市场工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运营人员的很多工作,都不是短期行为,所以期望运营人员能做出很多很多的亮点,理论上难度较大。相信很多运营人员都有这种困惑,甚至有时候每周的周报里,都很难找出最出彩的部分,当然难做,不等于可以不做,这是两种概念。
用户运营工作的关注点始终落脚在用户上,需要和用户实打实的接触、服务、做好落地,而不是把自己悬空,取决于你手上有多少可支配的用户,平台即使用户几个亿,你有多少可驾驭、可联系到、信赖你的?
用户运营工作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没有在一线实操过的人,可能体会不到这其中的艰辛。我记得跟同事聊天的时候,某公司的一些程序员甚至这么说:“你们运营的那些工作,换了我们做,一样没问题。多简单啊!”
每一种工作都是不同的,不同部门之间在沟通配合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隔阂,其实是各自在工作若干年之后形成的思维模式的不同,不同的出身决定了考虑问题时的不同的方式,比如程序员的逻辑性思维很强,客服人员的服务意识很强,销售人员的目的导向性很强,而运营人员的思维往往是发散式的。所以工作这种东西,如果一旦转行,还能做的一样好是不好,还真的得打个问号。
运营讲究实操,理论一套一套的人,往往做起工作来,并不ok,所谓经验,一定是最大的财富。用户运营更是如此,所以说到用户运营工作的有效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界定:
1、数据指标
运营人员在制定考核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将每一项工作量化。这样在月末、Q末、年末的时候,都能做到有据可依。事实摆在面前,讨价还价的口都可以直接封死了。
2、工作表现
数据是死的,只是一个僵化的维度,其实任何一种数据基本上都是可以找出“作弊”的办法的,这样某种程度上,可以给一些急功近利、鸡贼的人钻了空子。运营人员要看长远的发展,而不是只是短期的利益,运营工作是非常锻炼人的耐性的,所以大家平时见到的极品运营人员,其实非常非常难得,因为要拼年头。
工作表现可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执行力
2)责任心
3)主动性
4)团队协作、向心力
5)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
6)用户意识
7)沟通能力
8)领导力
3、个人驱动力自我
这一项,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认可程度,而不属于公司或者领导对你的考核范围之内的。
运营人员有一个特质非常的重要和可贵,就是寻找自我成就感。这个成就感,不来自公司对你的升职、加薪、奖金,不来自于领导对你的表扬、赞许,更多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究竟取得了多少进步,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究竟产生了多少变化。对于用户运营人员来说,我觉得是这样的:
1一个前提:培养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兴趣
这决定了你对工作的付出,在上面花费的时间有多少,如果热爱,时间是没有限度的。
2两个意识:数据意识和用户意识
一切用数据、事实、结果说话,运营人员需要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性。
用户意识,需要靠多年孜孜不倦的用户工作的打磨,能和用户打成一片,才能锤炼出一个真正蜕变了的自己。
3三个工作思路: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
学习能力,对于用户运营人员来说,更加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从事的工作的复杂性要较高,工作的多样性要较多,俗话说:技多不压身。练就一身很强的综合能力,对于用户运营人员的后天可持续发展,会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营这门学问,目前市面上很少有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书籍,更何况它的一个分支——用户运营。其复杂度、专业性,没做过用户运营工作的人是毫无发言权的。“百闻不如一操”,听得再多,看的再多,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实践一下。唯有实践,才能让你的工作能力更加出色。
总结能力是很多运营人员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很多用户运营人员,往往长时间沉浸在工作的某些细节里,而很少注意总结和归纳。这样会导致他们在工作汇报的时候,很难说清楚。因为单纯从结果上讲,用户运营工作不如产品、市场、销售这些工作更容易表达成果。另外,定期梳理工作的逻辑框架,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大局观。
总结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个人因素也好,平台因素也好,偶然性因素也好,等等,我们需要清楚自己在这里面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能把其他因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明辨是非,保持一个平和的态度,才能让自己变的越来越优秀!哪天大家处于同一个起平线的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作者:类类
来源:类类有话说
想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岗位知识的信息,请移步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硅谷堂(ID:guigutang)或下载“硅谷堂”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