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先聊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大约在两年前,我为自己制定了一项计划,这项计划包含以下内容:
1、每周去健身3-4次
2、每天的阅读时间要在2小时以上
计划的目的也很明显,一是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二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然而大家知道,乱立flag者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计划刚开始时我也深明此道理,预估自己可能坚持不了多久,毕竟是两项比较吃力而单调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我竟然能(丧心病狂地)坚持下来两年。虽然在这两项内容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内心比较抗拒(港真,中途有好几次都想放弃了)。
而随着时日渐长,这些行为逐渐形成固定习惯后就会转化成日常的惯性行为,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哪天不去做这些事就会浑身不自在。
譬如现在即使工作再忙,我至少每晚抽半小时出来锻炼(甚至有时候时间赶就把晚餐时间省了,啃个面包充饥);
而读书方面,平时上班的单程通勤时间在一小时左右,来回双程超过了两小时,这是一段很好的独处时光,也逐渐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
所以,有意向执行某项持久计划的同学,建议尝试下将你的目标坚持执行一个月,这个月内无论内心多么挣扎都必先坚持下来(最难熬的也就是这个月).
只要把这些行为养成了惯性动作,就容易持之以恒了,当然首先这个目标是真的是你内心驱动的。
在最近我又设定了新目标,就是尽量在每个星期能写一篇读书心得,作为自己提升认知的一项内容输出。但由于工作原因,我也放松了要求,工作繁忙周末也要加班的话可能就没时间思考了,但最低限度每月两篇。
现在已经践行了一个多月,相信我这习惯也能坚持下去。
02
回到今天的主题,这次讨论一下我的读书方法。最近读了一本名为《拆书帮_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是赵周。书里面提到的一些读书方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故籍借此文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我看过身边很多例子,很多人要么随便翻翻书,心思可能没在阅读上;要么就是带着体验阅读乐趣去检阅书本,看完后估计也忘得差不多了;即使真的能静下心来看书了,也会做笔记和推导思维导图了,但是真正把一本书啃下来而把有效的东西吸收到位的却不多。
读完不总结,不做笔记提炼也不推演书本框架,更加不结合实践,这种就叫无效学习,花费了时间却无收益。这样是很不划算的。
譬如很多人都表示:书我看完了,嗯,很有道理,过了几天就全抛之脑后了。投入的时间成本就白费了。
像我们上学,现在的教育制度下很多知识都是强行塞进我们脑袋的,通过死记硬背把内容一股脑塞进来,却没有多少实用性。(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结果就是考试,考完就统统丢掉。)
那什么才是有效学习呢?一般有以下几点:
1. 自我导向,学习的目的是实现自我增值
2.关联自身经验,需要与自身的经验和价值观结合
3.知行合一,知识要最终应用到实践上,不断地实践验证纠正缺点再实践再迭代
4.聚焦于解决问题,一定要关注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5.内在驱动,学习必须是自发的
首先学习必须是以自我为导向的,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自我增值,能为自己所用的留下,不合自己的舍弃。
我有朋友(女王)就问过我,哇塞,你看这么多书,笔记做了那么多,能记得全吗?其实我们看致用类书籍切忌像上学时一样把所有知识点都硬背或硬记下来,这样非常吃力不讨好。
成人读书就是要把书的框架摸清楚,理解作者的思考方式,再将这些领悟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在事上磨炼。
就好像以下这个例子,截然不同的两种阅读方式:
例子1
我读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自己总结了一下分别是:
a.要积极主动、以终为始
b.要事第一
c.双赢思维
d.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的理解
e.统合综效,寻求第三个更好的方案
f.不断更新自己
这些内容我都认真记了下来,譬如双赢思维,以后和人合作的时候要做出让步,以求双方都能谋求到利益。
例子2
读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关于双赢,我有以下几点见解:
a.双赢的前提条件必须双方达到利益一致;
b.执行双赢时通常需要从发起方让利开始,但在明确一项实际项目时,让利的底线在哪?可预期的收益是多少?让利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能否符合我方的期望?
c.与对方关系是否属于长期博弈关系?若是单次博弈则看b;
若是长期博弈则有存在一个双方的感情账户,那么单次的收益的重要度就没那么高了,重要的是建立双方的一个长线互信关系……
等等......
像上面这个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例子2会比例子1好呢?因为书里的知识只是概念,照搬这些概念是作用不大的,需要通过自己思考再深挖,把思考方式学到手才是最主要的。
等到你能熟练应用这些思维模式时,知识点就可以完全抛弃了,因为它已经与你的三观融为一体了,平时处理事务时已经下意识地使用了。
(想起《三国志》里说孔明看书只观其大略,大概就是如此)。
在提炼书中内容时,要多注意与自身经验结合。这点我有比较深的体会,因为以前我看书的时候通常只是去记录书里的精华内容,而往往脱离了实际。
其实,书中的内容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是需要一定“语境”的,书中的要点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下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道理。
就像一对夫妻挤在沙发上玩手机,丈夫突然冒出一句“我需要一点空间”,妻子马上脑洞大开“完了,终于要摊牌了”,“看来一定是有小三了”,但是丈夫只要把语境填充进来,“好挤,坐过去一点”,就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了。
我们读书也一样,要将内容套到自身经验里打磨,最终融合自身的三观才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套用书本的教条主义,不置身于自身情况往往容易脱离实际,显得泛泛而谈。
经过上面两步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了。习得的新知识通常不会一步到位,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后,再纠正实操中的缺点,然后再应用,再纠正。这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而在迭代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不断有新的东西加入来,再填充到原有知识,相互融合,这样就逐渐形成一套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方法了。
就像前两篇我写的高质量睡眠方法,根据书里的原理进行多次实践,然后再结合我不断尝试的方法,最终我也摸索出了很多书中没有的而对我行之有效的高质量睡眠方法。
而我们的学习,最终是要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看小说那种娱乐式的阅读除外)。所以经过前面三步,我们已经完成了阅读-提炼-实践,最终解决问题。这时候就要特别去关注问题是怎么得到解决的,这个过程相当重要。
知识不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才是最重要的,要反复观察和思考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把思路学习到才是最好的自我增值。
最后,学习必须是自我驱动的,内在动机才会让习惯变持久。
(关于动机持续性的话题,可出门左转翻下我之前的文章《游戏化思维.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
03
好了,了解了什么是有效学习之后,下面讲讲我的读书方法。(字数越来越多了,下面尽量简略)
首先,我们读书必须先理清作者的思想框架,在整个脉络摸清楚后再去推敲里面的细节,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关注边边角角的细节问题,这样会让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去读那些非核心价值的知识,却可能只理解了枝干。
我的通常做法是先拿到书先扫一下目录,对框架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然后开始第一遍看书,我通常看书都会看两遍,第一遍时不追求细节,不做笔记,不画思维导图,只是把整本书的大致结构粗略了解一遍。
读第二遍时开始梳理思维导图,把作者的思考脉络画下来,就和画画时画骨架,作曲时先把和声进行确定下来一样。
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做笔记,可以尝试以下几步:
1.和上文一样,把整书框架和相关的要点记下来。
这和我们上学时一样,按照原文的意思把这些概念进行笔录,遵循了作者的意思亦可以在日后翻看,便于回忆
2.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一遍。
根据书中原意试试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一遍,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毕竟是自己思考过并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讲述一遍,印象会更加深刻
3.与自身的经验结合,输出新的东西。
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说明要对“知”(知识与信息)和“行”(经验与行动)都要进行自身加工,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们有了以上两步后,就要开始思考如何与自己的经验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必须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同时这些经历的叙述方式必须把相关要点陈列清楚,可以清晰地反映事件的前因后果。注意,无论成功经历或失败经历,都是可以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原文的概念,善于总结,可以帮助你快速提升自己。
4.如何致用。
最后就是应用阶段了。总结了知识点,思维方式和结合经验后,再去思考以后怎么去应用这些内容,包括这些内容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适用边界在哪里,遇到什么情况需要变通,变通的界限在哪里等等。并把它记入笔记里。
最后,我会把所理解的内容做一次内容输出。写作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主动学习,尤其有助于强化对知识体系的前因后果的梳理。
就这样,通过以上几步,我就把每次看完的书进行了一遍吸收,在以后的日子里,若遇到实际情况,也可以灵活应对了。
没管好自己的笔,不觉又写了好多,那么本次就聊到这,谢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