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上大班了,老师经常表扬林林,说他吃饭安静又不剩饭,是其他同学的好榜样,妈妈看着林林在学校这么乖心里很是欣慰。可是放假在家的时候,妈妈却发现了林林的另一面。
吃饭的时候,林林坐得东倒西歪,筷子在碟子里搅来搅去,饭菜撒了满桌。妈妈开始怀疑,眼前的这个林林跟老师嘴里的林林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林林在幼儿园表现乖巧,可在家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刁蛮、懒散、不听话。妈妈渐渐地发现,林林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可对自己说的话却充耳不闻。有的时候,同一件事情,妈妈让他去做他不愿意,可只要老师一说,林林立马就行动了。
孩子为什么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
1,老师在孩子心中有着权威地位
学校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纪律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一个“监督者”的角色,所以在孩子心中,老师的地位是绝对权威的。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对孩子的管教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教师的专业性使得老师能够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老师注重自身修养,情感和理智相结合,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情绪对待和教育每一个孩子。
2,家长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好威信
家长的威信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条件。辩证地来看,孩子不愿意听家长的话也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不当的教育方式足以让家长在孩子面前威信尽失:用过于严厉的态度来教育孩子,经常因为孩子犯下的小错大发雷霆;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教育孩子时太过情绪化,高兴了可以原谅孩子犯的错,不高兴了就步步紧逼。
怎样让孩子听家长的话?
1,家长建立起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为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树立威信,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以身作则。管教孩子的最佳方式是互相监督,而不是对孩子要求严苛,对自己宽容。家庭教育重在言传身教,不希望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要做,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孝敬自己,那么首先家长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家庭教育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事事替孩子做决定。女孩子想学画画,你却说学跳舞可以提升气质,擅自给孩子报了舞蹈班。家长对孩子提要求也要建立在了解孩子能力的基础上,给孩子设立的目标必须是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非不切实际。
言而有信。说话算数是有威信的基本要求,家长经常不守承诺便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再听家长的话,反正家长总是出尔反尔。
教育立场要一致。父母之间对教育孩子的立场、要求要一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做法早已经不合时宜。孩子犯了错、出了事,互相指责、推诿责任更是不应该。比如:爸爸不拘小节,认为孩子在外摸爬滚打弄脏衣服是很正常的,而妈妈却教育孩子要讲卫生,保持衣物清洁。两种不同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提升自我修养。对孩子的教育成果折射出的是父母的素质和修养,你是怎样的父母,便会收获怎样的孩子。
2,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教育。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孩子愿意听老师的话总比谁的话都不听要好得多,所以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心理特点,多跟老师沟通,将孩子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让老师帮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