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天气十分晴朗,阳光柔柔,清风悠悠,鸟鸣啾啾,花香飘远。
我一个人走在路上闲逛,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路边的红梅开得正艳,心想着:这样的好天气,应该去公园赏花呀。于是,我立刻用手机搜索了最近的公园,发现桂林公园离自己不到800米,随即高兴地走过去。
来到公园前,发现人们进进出出,有年轻的小伙儿、貌美的姑娘、和善的老人和推着孩子的夫妻,大家都来公园游玩了。我走进去看到的第一座景墙上写着“香桂”二字,想必到了秋天满园都会是桂花散发的馥郁,游客寻香而来,也是好景象呢。
走了没几步,便看到了碧水池塘。池塘里有红色、黑色的金鱼在游着,池塘边盛开着金灿灿的迎春花,花枝似乎要垂到了水里。白云、树影、山石皆倒映在水中,微风拂过,涟漪一圈圈散开。我绕着池塘走,一边走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春景,心情十分愉快。
你瞧,海棠花的花骨朵儿多么可爱,擎在枝头像个小孩;一旁的紫叶李,小小的白花开满了树,热闹非凡呢;矮矮的南天竹,火红色的果子像是缀在绿色枝叶上的红宝石;紫色的诸葛菜也随着风盈盈地晃动着,宛如仙子般装点着这个春天……园子里的花实在是太多了,惹得人目光都不知道该放在何处。
行至竹桥处,遇见一家三口凭栏在眺望,小孩子很调皮,往池塘里扔着面包碎屑喂鱼,嚷嚷着:“爸爸,你把那条橙色的鱼钓回家好不好?就那条,最大的那条!”爸爸把他抱起来,佯装要扔他进池塘,妈妈在一边责怪着爸爸,不该吓唬小孩子。他们脸上笑着,就和那一汪池水一样让人觉得快乐。
“美女,可不可以帮我们拍个照呀?”那位妈妈兴许是看到我在拍花,觉得可以帮他们留下美好的画面。我欣喜地答应了,替他们一家拍了几张照片,小孩子总做着鬼脸,让人发笑。拍完之后,那位妈妈对照片很满意,不住地让小孩子说“谢谢阿姨”,接着牵着孩子的手到别处赏花去了。这样出来游玩的一家,很幸福,也让人羡慕。
往西走,看到的是桂林公馆,三两人坐在走廊上闲聊。一位老爷爷在和身边的孙子说着桂林公园的历史,说在上海滩发达的黄金荣花巨资建造了这座精巧别致的私人花园,并且取名为“黄家花园”,但是战争让日本鬼子给破坏了,1957年园子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管理,修建好后,因为园内种了多种桂花树,改名为“桂林公园”。
我对园林建筑并不大懂,但看着白墙黛瓦,东楼西楼婀娜相守,楼顶四面展开,飞檐起翘,还是感叹建造的精妙。边走边看,楼底洞门相隔,精雕细刻;楼外旋梯宽阔,露台舒展。楼内斗拱俊柱,窗明几净,有着江南水乡温婉的风味,人走进来,心也沉静下来。
游走在园子里,我时不时地被它的虚实对照、开阔舒朗、明净自然的布局所吸引和感染,也对园中分散在各处的小景非常感兴趣。园内楼台亭榭绵延,高低错落有致,我尤其喜欢它们的名字。公园东侧的石舫叫“般若舫”,三面环水,临池而靠,舫首朝西舫尾朝东,两层重檐,歇山篷顶,南侧还有着荷花池。我嘴里轻念着“般若,般若”,心想着这佛教里的智慧何时才能领悟呢?
又瞧见山石上有一四方形的仿寺庙建筑,古朴肃静,名为“观音阁”。现在虽不见人焚香拜佛,但过去是黄金荣拜观音的地方,每年农历九月十九观音生日,都会有很多善男信女入园礼拜呢。绿树青藤,生息不止,我可以想象这里香火缭绕、诵经声不绝于耳的情景。
我走走停停,拍照留恋,或者就坐在长廊上休息。“知春亭”前有一块大草坪,一群年轻人在玩着“狼人杀”,沉浸在游戏中的他们叫嚷着,兴奋着。“双鹤亭”处在高处,既可看到院墙之外的风景,亦可看低处玩乐的人们。“留春亭”更是幽静,亭子两边种着如伞般的桂花树,高大的水杉树绿意浓浓,春天在这里分外叫人迷恋。还有许多亭子,“馨香亭”、“半山亭”、“四面八方亭”等等,每一处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让人怡然自得。
因为深喜满园的春光,我竟不知不觉在园子里待了一下午。坐在石凳上翻看着随身携带的《浮生六记》的时候,觉得书真的是带对了,沈复闲情记趣中所写的“园林设计之法、微型景观、焚香”等皆可在园子里感受到哇。这般读书、赏花、游园子的好时光,实在是珍贵,以至于我流连忘返,甚至忘了自己还晒在外面的被子。
一步步往回走的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逗着在假石上打盹儿的猫咪,拍着走路摇摇摆摆的鹧鸪鸟,对着身边游玩的人致以善意的微笑。那饶人的宫粉梅、红艳艳的山茶花,还有红花檵木都让我欢喜,我想慢点走,再看一会儿。
最终,我伴着太阳的余晖中走了回去,回望桂林公园,心中尽是留恋。我想下次,一定要邀好友再来一次,赏赏那满园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