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阮读书,第36篇,持续写,是提升写作的第一战略】
去年疫情居家上课期间,我给3岁孩子报了线上阅读的课程,主要还是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
没想到8个多月以来,他一天也没有落下,每天都坚持群里打卡阅读。
前几天班主任老师就目前的学习进度做了一些问题调研和答疑分享。
我才发现在过去的半年多里,我遗漏了不少的关注。
我以为孩子喜欢阅读,美其名曰保护他的专注力,就让他往ipad前一坐。
每天阅读课程结束,问几个问题回答得还不错,就放任不管了。
这个课程除了线上视频,还有书籍配送。老师总结完后,我发现好几期的书我还没拆开。
其实,即便对某一件事特别感兴趣,过程中也会有很多不可知的困难,而我忽略了这一点。
在班主任老师的提醒下,我认真思考了儿子这段时间阅读上遇到的问题。及时提高我对他阅读习惯培养的关注度。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孩子的事,更是大人的。
1、阅读习惯培养的不仅是习惯,还要培养他的持久性。
或许一开始孩子是因为兴趣开始了阅读,但是想要坚持下去,仅靠兴趣是不可能的。
不管选择什么阅读平台,这样的问题都会存在。此时,我的坚持比孩子的坚持更重要。
每周四五的课程是复习和小小主持人。我观察到孩子的兴趣点会相对下降,有几次还嘴里嘟囔着“怎么又是小小主持人”,这时候就要注意引导了。
首先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多陪伴和鼓励。和孩子进行互动,帮助他度过
兴趣降低的时间段。
2、强制和批评,不如坚定地鼓励
孩子阅读完后,鼓励对他来说很重要,没有小朋友不喜欢爸爸妈妈的肯定。而且这样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当过程中遇到不想阅读的时候,不要强制或者批评,鼓励孩子可以有效地提高他的自信心。
每天早晨在群里打卡后给他点赞,告知他的打卡排名情况,对他自我价值的感受是很明显的。如果微信里班主任老师进行额外奖励,我会及时让儿子参与对话。
有时我太忙没陪读,会请儿子给我讲当天的阅读课程,他就滔滔不绝地讲一遍。当我问他是怎么记得这么清楚的时候,他很开心地说,我看书学到的。那骨子里的得瑟就是小朋友当有的自信呀。
3、一定不要忽略亲子阅读
一篇故事读完后,刚开始我还会让儿子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少了很多的亲子阅读。表扬和鼓励的话儿子也听得少了。
其实,我知道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要结合书本绘本一起巩固效果才会更佳。
同时,亲子阅读过程中不能只夸,“你好厉害”“你很棒”,查了查好品质的词汇很多,可以夸夸孩子的努力、毅力、细节、创意、态度、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勇气、细心、有信用、谦虚、选择等等良好品德,越夸越好。
4、做好时间安排
我侄女现在三年级,她妈妈说语文老师已经多次找家长谈话了,目前阅读基础是很大的问题。要是小时候多一些阅读习惯的培养,现阶段可能会好些。
也就是说年龄小的孩子在时间上更充裕,越早阅读越好。
当然不能为了读而读,要在玩中读,寓教于乐,在阅读的同时有意识的提升他的能力。
儿子现在每天基本是20-30分钟的阅读时间。
早上15分钟左右视频,下午或者晚上大概10分钟的绘本复习。
如果某天孩子确实不想读,不强迫他。慢慢鼓励他,再安排其他时间补上。
假如哪天儿子不喜欢阅读了,或者兴趣度有一次下降,我可能会有些焦虑,但坚持和调整是一定要去做的。
①坚定信念,先和他一起找原因,对症下药,好好引导。
②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帮助他养成到点阅读的良好习惯
③亲子阅读中的陪伴式阅读,在游戏中玩。及时感知孩子阅读状态的变化,积极引导。
④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⑤和孩子提前沟通合理利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眼时间不超过30分钟,及时休息,一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给孩子安排足够的户外运动时间。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先从兴趣开始,从亲子阅读慢慢帮助他过渡到自主阅读。
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孩子自己可以过渡到自主阅读。
俞敏洪说:中国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阅读习惯的好坏,和我们家长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