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中的系统思维(二):关联性》吴铮力

系统思维并非西方管理学的专利,它其实早已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

在组织管理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某个人的小失误导致整个项目延期;

·一项政策本意是降本增效,结果却打击了员工积极性;

·某位关键人才离职,引发团队动荡……

这些现象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逻辑:系统要素间的关联性。

今天,我们就借五句耳熟能详的古语,来聊聊这个看似抽象、实则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核心理念。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素互联性的力量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高度互联性。

在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通过其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若招聘环节对人才能力要求模糊,可能导致入职后培训压力大、绩效评估困难;

若绩效考核标准不合理,可能挫伤员工积极性,进而影响团队协作与客户满意度。

这些都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系统内部的人、节点、信息、资源、行为等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组织就像一张网,每个岗位、每项制度、每位员工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牵动一个点,可能会震动整张网。这种连接的力量,正是系统思维中最核心的洞察之一。

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节点的杠杆效应

这句话强调的是系统中某些“关键节点”的重要性。

系统中并非所有要素的作用都是等量齐观的。有些要素或节点因其位置、资源或影响力,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点。

在企业管理中,这类节点可能是:

核心技术负责人

关键客户或供应商

核心流程的衔接点(如审批、决策)

如果这些节点出现偏差或失效,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运转,也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某个核心零部件的断供就可能让整个生产线停摆;在组织变革中,若缺乏高层共识,再好的方案也难以落地。

关键节点的精准投入,能撬动整个系统的价值升维。就像阿基米德所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在企业管理中,这个支点可能是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或核心客户关系。

而支撑这些关键节点发挥作用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信息流、合作关系与组织连接机制。

三、“唇亡齿寒”:相互依存关系的警示

这个成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两个事物之间存在互为依存的关系。

在系统中,许多子系统或要素之间并不是单向影响,而是彼此依赖、相互支撑。

例如:

员工满意度与客户满意度往往呈正相关;

技术研发与市场反馈需要形成闭环;

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决定了组织效率。

一旦其中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也难以独善其身。

这提醒我们,在设计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时,必须关注要素之间的共生关系,避免“单方面优化”带来的系统失衡。

真正的高效组织,不是靠命令驱动,而是靠合作驱动。只有当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协作关系,才能实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连锁反应的风险传导

这句话提醒我们:外部扰动或局部问题,可能会通过系统内的关联路径,迅速扩散为全局风险。

在复杂系统中,因果关系往往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和多路径的。

举个例子:

公关危机 → 社交媒体发酵 → 客户信任下降 → 销售下滑 → 财务紧张 → 人才流失 → 创新停滞;

供应链中断 → 生产停摆 → 订单违约 → 客户流失 → 收入下降 → 成本压缩 → 员工士气受挫。

这类“蝴蝶效应”式的问题,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但如果我们具备系统视角,就能提前识别风险传导路径,从而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小问题演变为系统性危机。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流动的速度与透明度,往往决定了风险能否被及时控制。一个组织是否具备强大的连接能力和响应机制,也将直接影响其抗风险能力。

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系统崩溃下的个体命运

这是对系统整体稳定性最直接的警告。

当一个系统面临结构性崩塌时,其内部的所有子系统都将受到冲击,无一幸免。

在企业管理中,这种情况可能表现为:

战略方向频繁变动,导致组织混乱;

文化价值观崩塌,员工失去归属感;

管理制度失灵,执行层面无法落地。

即便个别员工再努力、个别部门再优秀,也难逃整体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

这提醒我们:组织是一个有机体,只有整体健康,局部才能稳定发展。打造可持续的组织生态,远比追求短期效益更重要。

而构建健康的组织生态,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连接、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跨部门的合作机制。

古人用寥寥数语,道出了系统中最深层的逻辑:世界不是割裂的零件,而是紧密相连的网络。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学会看清组织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每一个行为、每一项决策背后所牵动的那张“无形之网”。

正如《管子》所言:“合则强,孤则弱”。真正高效的组织,不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拼凑而成,而是通过清晰的连接机制、顺畅的信息流动和稳固的合作关系,编织成的一张有机之网。

真正的高手,懂得每一个局部的变化都可能波及整体,因此从不在孤立中做判断,而在关联中找答案。

吴铮力系统思维系列文章

管理者与HR的系统思维的六个原则

系统思维决策力:高手管理者都在用的底层思维方式

系统思维11项法则:看清企业问题背后的真正逻辑

管理者如何建立系统思维能力

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用“系统思维”看世界

东方智慧中的系统思维(一)整体性

东方智慧中的系统思维(二):关联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