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说,孩子从出生那刻起就像一张白纸,无论父母还是老师还是社会都会给这张白纸上慢慢去填上TA生命的一笔。直到成年TA的底色才慢慢固定下来!
那么我要说儿童也像一个容器,可以把很多人的观念认知包括书籍装进去!但美国作家、书评人安妮·法迪曼认为反过来比喻似乎更加恰当:“儿童总是把自己灌进书中,随着每个容器而改变自己的形状。”其实认知未尝不是如此。在孩子的眼中,书中的故事比生活本身更充满生命力。经过书籍这个“容器”来“塑形”孩子,有着成全一切美好事物的纯洁之心。那么,如果用思维认知来“塑形”孩子呢?请向后退一步,保持开放好奇之心,因为我们不足以认知到孩子们的思维疆域有多远,但至少别限制了后浪翻涌到来!
这几天被谬可馨事件牵动着,作为一个妈妈的我,看了几次这个微博事件都泪流不止。一次次在不停的问自己:我们究竟如何育儿才会符合流水线的标准,但凡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会不会也被不传递“正能量"而排除队外,毕竟有好多“容器”是装不下别样观点哒!一股焦虑感涌上心头时,又要觉察自己!
什么是“正能量”?经由看到的负能量,被很好的解析到,才是真正的正能量的开始。如果没有负能量的对比,又怎么去定义正能量呢?你不传递负能量,负能量就不存在了吗?每天负能量事件都在身边持续的上演,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同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这些本身的正向意义的转变才是真正真能量的开始。不可否认,传递正能量有其积极的意义,那么从负能量中看到实质和如何规避,是不是可以定义为更强大的正能量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想人活在世,不仅是向着光,更重要的是当黑暗降临,我们如何与其相处也是我们必学的课程之一吧!要不怎么有穿透黑暗的力量?
小女孩的语文成绩总是很好,而且上一次考试中就得了第一名,难道每次都是符合了老师囗中的“正能量”的标准,只是仅有这一次负能量爆发才引发这么大的后果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请老师别用干篇一律的批卷模子来评判别人,而是要看看这篇文章独到之处时发生了什么?这才是育人的关键。
都说语文是表达的课堂,那我更想说它是灵魂的课堂,既然是灵魂的呈现,它就会允许你有表达的很多面。我们不一定确保自己教育下的儿童将来会不会成为诗人、作家……但我们至少不要去否认孩子灵魂世界里感触书籍的体验触角。作为教师这个容器,我们能否容纳更多呢?
一个对生活观察细腻、思维缜密的小生命的殒落,迎来了社会各界的广大争议。甚至又有人拿出挫折教育来示人,不是一味给别人灌一个型号的鸡汤,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反思的。毕竟社会每天也因独特的视角而进步,趋大同而存异不也是被倡导的吗?
一个刚刚十岁的孩子,在人格发展不够稳定,自我形成期还在摇摆时,怎是一个挫折教育就能搞定?更何况每个孩子出生时天生气质都不一样,根据成长环境的变化也会产生更大的系统效果,不是一个简单的挫折教育就能以偏概全解释清楚。
要不怎么会有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总结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我想这里的扬长避短可不是简单的传递正能量规避负能量吧?那里的短指的是学生自己暂时找不到视角思路,所以才会不断扩大长的范围,直到有一天“短”的视角发生变化。而缪可馨的书评中没有短的思路,相反有她自我保护的视角,为什么要删掉否定呢?
如果没有幼儿园防骗教育的宣传,怎会有深入人心的幼小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传递“负能量”?如果不去宣传,坏人真的就不存在了吗?
那么我想说那个语文袁老师是不是还不太了解素质教育的涵义呢?他是不是不知道这个阶段孩子发展特点呢?这个时期孩子追求是自己的学习工作等获得成就与成绩,并因此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支持、鼓励,并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和赞许,儿童将会以成功、嘉奖为荣,勤奋感也会随之加强,进而培养出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那么是什么样的两节语文课能让这个对世界充满鲜活爱的女孩,不顾一切纵身一跃呢?如果说她过于悲观,那么从她的书评中可以看出能够从各个角度去理解生活的孩子,怎么也不可能会选择这样方式离开世间吧!
如果世间存在各种巧合,那么这种巧合里的当事人都做了什么去促使事件的发生呢?是什么超越了对死亡到来感受的气息呢?我想一定会有提示的信号,只是本能无意识忽略罢了!
我知道在这里无论讲什么,都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这是个活脱脱的现实版负能量的教材不是吗?重要的是我们从事件发生中能学到什么?经由看见的负能量如果能够被很好的温柔以待,也会变成正能量教材,不是吗?如果每一天都是一致的正能量世界又会怎样呢?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吗?那么负能量又是什么呢?中性的去看待有些“负能量”,那么避而不见的偏见就会更多的少见,试着用爱的眼光去看待一些负能量的发声,那么这样转化的开启才具有疗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