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若诗似歌,绽放生命之花
——浅谈《紫藤萝瀑布》的生命之美
文/高平六中 王晨阳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短短几句,只言片语,便把如此美丽的紫藤萝以一种工笔描摹的的手法展现给读者,不见发端,不见终极,点点迸溅,深浅不一,那种温暖的色调,是一种欢欣,一种明快,一份淡然,一份释怀。
宗璞那一笔一笔地描绘,正如紫藤萝一朵一朵地盛开,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是坚韧与蓬勃。那跳跃闪烁的紫藤萝,那互相挑逗的紫藤萝,那竞相开放的紫藤萝,那争奇斗艳的紫藤萝,深深打动了我。
一口气读完全文,不仅为紫藤萝而叹,更为宗璞而叹,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体贴深入紫藤萝的灵魂,品味这株平凡的植物最深处的内在灵魂与精神,它们静静开在春红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留恋,蜂蝶亦不会眷顾,于寂静处开放,于寂静处绽放,于寂静处独自美丽,繁盛而美丽,骄傲而坦荡。
从紫藤萝的整体印象到局部刻画,作者引领者我们跟随自己的视角转换,在大处感怀,在细微处刻画,那一朵朵小花,也有它们的生命宣言啊,那一朵迸溅的小花,仿佛在说:“看我啊”;那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仿佛在说:“我是最美啊”;那一朵朵张满了帆的小花有着鼓鼓的舱,用骄傲的姿态像世人证明”我在开花啊”。这是一曲讴歌生命的乐章,尽管这些生命是那种平凡却历经不幸。宗璞把紫藤萝人格化,描绘出紫藤萝瀑布的生命意识。
在文章中,宗璞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与人相比植物的生命力要更加的顽强,它们易存活,可以春开秋落又是一年,所以人们很容易在植物身上寄托一种生命延续的情感。《诗经》中就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这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在一树紫藤萝面前,宗璞也展现了它们极致的美与活力,“紫色的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让原本静止的景象变得灵动起来,这种灵动不是暂时的,而是具有连续性的,无形之中延长了美的时间美的形态。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使得紫藤萝在灵动之外又具有了人的精神状态,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营造出了一种画面感,容易让人陷入想象和联想中,鼓鼓的帆里不仅有着生机,还可能有着甜蜜的花酿以及乘风破浪的勇气。
这些紫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仿佛忘记了自己春生秋死的际遇,将所有的败落一次次经历,但它们却用欢笑告诉人们他们喜欢生命的每一个环节,过去与现在的紫藤萝在文章中形成了对比,而现在的紫藤萝与“我”的心情又何尝不是一次鲜明的对比呢?面对灿烂的盛开着的紫藤萝,宗璞意识到了生命的真谛,美也有了动人的颜色,将花与人的际遇结合起来,呼唤走向前路的勇气,让美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升华,让文章也多了一份厚重的表达。
紫藤萝瀑布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共鸣,也因为它是人们日常所见所感之物,而寄情于景早就是文人屡见不鲜的写作手法。作家在情感与景物的高度契合过程中,实现了文本的升华,让单纯的美也具有了情感性和内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成为了文章的主旨句和升华句,尽管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只能获得短暂的休憩,但懂得生命存在的真谛也就获得了前进的勇气,即使前路艰辛,但是手握生命之美的我们,也能在无止境的路途中获得喘息的空间。
《紫藤萝瀑布》充满了生命与社会生活的美的理趣和浓郁的文化气息,那历经衰而盛的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内心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曲终奏雅,久久地叩问读者的心灵。是啊,“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这样的花,就应该令赏花人联想到生命与美;这样的文章,就应该让每一位读者在生命之美的历程绽放美丽,播散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