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大学毕业了,在无尽的焦虑里陷入两个选项都不想选但又不得不做出决定的时候,我才恐惧的意识到我原本是一个喜欢越快越好早早完成所有事情的人,在不知何时变得越来越犹豫不决,越来越拖延,越来越死到临头在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后搞砸所有事情。
我开始讨厌自己曾自以为是的考虑周全,讨厌自己等到足够有把握才会开始去做,讨厌事事要求120分最糟糕的结果仍不会太令人失望。显然我高估了自己,又不肯低估自己。于是在一次次两个选择都难以接受中不停的错过。最后成为一个除了傲慢什么都没剩下的我,开始的一点一滴的丢失我以前得到的到如今马上我的得到一部足够失去开始负数倒扣了我仍不能醒来。这种真实让我绝望透顶。
我们习惯以年代来形容一代人的群体性特征,从鄙视不认可,到沉默赞扬。在时间更迭中不停处于不同环境的我们即便不尽然相同,但同一代中最优秀的和最败类的都会被时代的特征沾染上一样的特质。90年代,80年代,70年代,看似简单粗暴的分类方式也成了我们看待自己和别人看待我们的普遍印象,特点。
那么2018年,所有90后将集体告别未成年,我23岁,再也没有任何人庇护两只脚完完全全的踏进社会,我与我们这一代面临的是否是一样的问题。
90年代出生的我们作为独生子女,自私,追求个性却不能完全释放个性,用孤独形容自己的感受几乎出现过在每个90后身上。社会飞速的发展与变革使我们不如千禧代天生就得以快速适应新事物,没时间像80后有时间慢慢一步步享受童年时光,和颠覆一大批阶级地位的难遇政策。我们被夹在新旧交替,快慢中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综合体。那时的新中国处在一个快速稀缺人才的发展阶段,于是我们也由小就在受到强压下的精英教育,我们这一代也成为了几乎九成都接受了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培养。可是极端的被迫竞争被迫竞争的环境里是长大后会被前辈诟病的“你们90后,…”句型里不懂团队合作的因素之一。缺乏信任的关系不够多的机会,让我们不抢只有被淘汰的可能性,习惯了自己处理事情的我们有太多时候,在合作中难以将自己与别人的步调合拍。常听有没对90后产生什么第一的前辈长者狂赞我们这一代本没有的成熟与优秀,或许是精英思想下长大唯一有益的影响吧,可是问题在于这样机械直接快速的方法下大批优秀人才被自己和选择过多的企业们浪费掉了。被固有的必须有经验和接受不了能力高于工作内容工资却低于劳动付出的辛苦中浪费掉了。这一代的我们口中冒出了各种各样如传染病一样的心理症状。例如抑郁症,焦虑症,选择恐惧症,拖延症。可外部影响终究不是决定性的,我们很难像80后一样涌现出源源不断的成功案例。
我为了不以点概面,我只说我这个人。我这个人很明显的矛盾体。太多太多了,有善良有恶毒,又悲观却又向往未知。即聪明又愚蠢,既善良又无情,即自私又大方。教育方式的影响下我做错错的事情没人惩罚,我做对的选择活该吃亏。我无法正确的认知自己,我活在自我怀疑的每一刻,挣扎于对立的立场上失去了做选择分对错的能力。我无法接受小时候所有被称颂和赞扬的品格和最对的事,长大后反而因此被讨厌,我在不停鞭策自己时却因此不停受到伤害。我怎么劝自己别怀疑自己的人生该不该善良又能心安理得没有负罪感。
由于对自己认知的缺失,真正擅长某领域的由于不敢认可自己而犹豫,反倒毫无才能的人无知无畏的以为自己很善于此,于是我们第一批踏入社会就业的90后们所得到的评价成了自以为是心比天高却能力极差的一代。糟糕,又心浮气躁。固定的刻板印象使缺乏社会经验的正确引导下,很难从对别人的认可和自我认知中平衡,心态上的不自信与渴望被认同使我不停的对大数据时代下,飞速发展的世界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和恐惧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所有新兴的食物在最初并不完善往往优点和缺陷无法避免的会出现。所以在大数据的发展阶段,对信息的渴望和获取方式的便利,信息筛选的缺陷在于难以分辨对错和有效与否。知识无法如同从前阅读简单的持续积累量变就能得到质变。我们即处在可以走捷径完成某件事成本骤然下降数倍中,也不得不痛苦的承认有时我们不具备走捷径的基础。风险与成本的不对等使本就艰难的选择变成怪圈一般九死一生。无法接受现实,也不能放肆追逐梦想,不上不下。
于是反倒少见的从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感才能安心,我现在更愿意给强有力的驳斥,我到底怎么错的离谱。令我觉得残酷的从来不是现实,而是不能看清现实,摸索着一错再错后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再也不想无休止的受伤犯错失败重来。我接受了,决定就这样将错就错苟且一生,不再为难自己。我不停想从虚无的妄念里叫醒自己,却发现真实就是无法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