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遇到的最窝火的事,是这样的——
一个人旅行回来,中间经历了护照的失而复得,遇见了很多美好的人,看到了好多美景。既然旅程中的星空没有你在,回来之后就有好多话想对你说。沙滩上散落的珊瑚,星星形状的细沙,凸起的一个岛礁,海中间突然由浅绿变成深蓝的的一块一定是沉没着宝藏的沉穴……长着虎牙的同样一个人旅行的姑娘,只用手机就拍出很美照片的姑娘,还有两个人一起跑着收集章换礼物的日本小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美景之外那么多小快乐。
结果,当时那个人,姑且称为“爱人”。却完全不听我任何的话,自顾自的说“我有重要的话要对你说”,于是自顾自的开始说起了“我没法爱你”“我们不是在谈恋爱”“没法结婚”“你的生活方式我不接受”“我有点没耐心”这种劳什子废话。最可怕的是,我忘了那些美好的事情,开始顺着他的思路。强行的为自己辩解着什么,也不知道目的何在。
所以你看,引用一个段子,当你和一个人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他只说“是啊,真美”。这个时候是相当窝火的。他不会告诉你天边的云慢慢长成了树盖的样子,被落霞照耀着就像满山的枫叶。好的,既然什么都不会说,那么就开始一个不问长久的拥抱好了。不为别的,只为了“美感”。
这就是我所谓的“形式主义”。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他选择了一种他觉得最快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我不太接受而已。但是好或者不好,也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觉得好就好吧。我想说的只是,被“不美”引导着,也会不自觉地变得“不美”,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恐怕对方也正因为这点无法理解和接受这样虚无缥缈的我。
后来理所当然一般地以我稍稍有些情绪失控收场,回来之后无比懊悔,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不过也不怪我自己,我又不是圣人,偶尔失手也没什么。心里的镜子什么都知道,所以不用你说,不猜,不问,遵守规则,不做让大家不开心的事,算是我的一点自私的小狡猾。
所以旅行的风景啊,是不能分享的,正如有人要求的“朋友”,也不是谁都可以的。也许有人“朋友”太多,可以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状态和忧虑分享给大家。但是如果不是“能懂的人”,说出来,也只是满足了自己的存在感而已。“啊,我存在在我们的生活里哦,你也可以告诉我你在干什么。”这样就与世界产生了单纯的联系,不过联系之后,意义是什么呢。只是报告一下,无法互相理解,于是继续孤单。如此单方面的想说给你听,但我知道你一定不懂,一定会反驳,然后告诉我“你应该改变”。就如同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世界上那么多美好,为什么你看不到”。好残忍,好窝火。好想立马一个巴掌打过去,歇斯底里地大声嚷嚷“才不是那样的!”,回过神来结果只能强压火气摇摇头再低下头默默喝热水。想立马在他面前证明事情的严重性,但是又何苦委屈自己的面子。
那么,这种无法互相理解的朋友,虽然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需要吗,当然需要,但又不那么需要。与其这样,宁可让自己的事情通过某种不明形态的留言传到“他人”的耳朵里,这样还可以暗地里窃笑。换句话说,不报告,也不代表不会被理解。毫无顾忌地说出来,也并不代表着敞开心扉,什么都不代表。朋友之间的“感情”,只有两个人能懂。做朋友,是有准入制度的,尤其是异性朋友。这个标准,有一点,就是我们心照不宣,共同地经营着两个人之间的“美感”,并且小心的不因为境遇的改变去破坏它。朋友的选择,何尝不是另一种亲密关系呢。
写到这,我发现自己其实陷入了一个非常自以为是的矛盾状态。一个看似平常却非常不好的思维定式:思考的优先级是由负开始的。“我看到的你”是不是“所有人看到的你”,有没有加入我的主观因素,和对方对我的特定态度因素。“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可爱的,那在我眼里就是不可爱的”,如此的状况也是有的。所以说,维持微妙的平衡,非常重要。不过大多数人没时间也没心力想那么多罢了,那事情就变得很简单。
因为我想要“无论如何,都毫不动摇”。
���W�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