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63天
原文阅读: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讲解: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问:有这么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这么回事,《诔》文上写有:为你向天上地下的神祇祈祷。孔子说:我早已祷告过很久了。
启发思考:
“疾病”连言,在《论语》《左传》二书中,多指重病。祷,指祈祷、祷告,以祈求上帝鬼神保佑、赐福。《诔》(lěi),是哀悼死者的悼文或向鬼神祈福的文字,此处指后者。神衹(qí)指天地神灵,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衹。
孔子生重病,子路就急了,于是向天地神灵祷告。希望祈祷神灵让老师早日康复。孔子的回应却富有深意,被后人做过各种解释。
在大多数疾病其实无药可医的古代,祈祷和拜神是人们除病消灾最后的希望。孔子跟子路说,我心里已经祈祷过很久了。对这句话传统的解释是: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平日所为都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神灵,自然不需要向神明刻意祈祷逢凶化吉、高抬贵手。还有人认为,夫子无时不祷,子路应急而祷,其间诚有差异,福自不同。
有的解释认为,孔子说的是反话,其实他没有向神灵祷告。他的意思是,临时抱佛脚,有了问题才向神灵祷告是没有用的。日常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其所作所为皆符合天道人道,就是在向神“祷告”——告诉神,你是个真人、好人、仁人。真正的“神”,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道义。
还有学者认为,前人的分析有些过度解读了。这句话里不必深究孔子是相信鬼神还是不相信。有神论或无神论、生了重病,冥冥中表达对于早日康复的期盼,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叫作人之常情。人之将终,悲欣交集,友好为之祈祷,他说我早就祈祷过了,犹如一个苦笑。孔子的反应不是谆谆教导,也不是发布世界观说帖,不必把孔子的一言一笑搞得总是微言大义!
当然,我们知道,不管各位先贤或学者如何解释,孔子的基本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还相信鬼神,孔子不宜过度排斥。但孔子也明白,依靠想象中的鬼神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
在人类认识世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永远都有极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未知生,焉知死”,对这样的未知和不确定性,既不放弃探索、也不盲目自大,存而不论,或以包容的态度允许各种探讨,也许是孔子和儒家文化传统中比较务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