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访
——交流札记四
阿欢带着我,穿过马路,绕进窄小促狭的巷子,确切说,这应该是走污水的地沟,铺了盖板,仅容一人通过,大约是近道。
并不远,十来分钟的路程,她们租住在别人家里。屋主门楼很阔气,穿过瓷砖铺就的小院子,爬上二楼。
拐角处,挑开门帘,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屋子里,陈设简陋,一张大板床占据了差不多一半的地方。两张桌子,几把椅子,是所有的家具。墙角的桌上有一个硕大的老式笔记本电脑,大约是这个家最现代化的设备了,阿欢的妹妹正一边吃饭,一边看《猫和老鼠》。阿欢的奶奶背对着我,佝偻着身子,在一张桌子充当的灶台前用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插电的锅做饭,她正从盛出半碗面来,大块的不规则面片,横七竖八地躺在锅里,白花花的,没什么汤,稠稠的,似乎看到些白菜和红萝卜,没有放辣子。
我喊了声老姨,她似乎听不清楚,指指自己的耳朵。我大声告诉她,我是阿欢的老师,来家里看看,先认个门,周末再来,给孩子送点东西。
阿欢奶奶拉着我的手,要给我盛饭,我连忙告诉她自己已经吃过了。她苍老的脸沟壑纵横,牙齿只剩两颗,分列两边,让我想起逝去的姥姥。
她告诉我,自己七十九岁了,自己的重孙子都跟阿欢妹妹一样大了。阿欢爸爸是自己的三儿子,被有精神病的媳妇害惨了,折腾的一家子都不得安生。儿子打零工去了,自己给这倆孙女做饭。
阿欢端着面,怯生生的坐在床边,默默吃着。不知道阿欢和妹妹听到母亲是精神病这种说辞,心里是什么感觉,也不清楚这是老太太第多少回当着孙女的面说这些事情,两个孩子似乎也习惯了,没有什么反应。而我,心里却涌起莫名的悲哀,一如鲁迅回乡,看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似的。
阿欢的奶奶笑着说:“还好现在政策好,媳妇住进了宝鸡的精神病院,村上的医疗站时不时派大夫来问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我让她赶紧吃饭,刻意辨认了路,匆匆离开。
上第二次课,我就发现阿欢不对劲。从她身边经过,书上写的字我几乎全不认识。听写,一个都不对,而且错的很离谱。我喊她到我跟前来,跟她聊了几句,很清楚的明白,这个孩子智力多少有些问题。看她每天默默地坐在桌子前,认真听着不知道能懂几分的课,用力写着词不达意的句子,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前两天得知她家庭困难,有心帮帮,我问她穿多大鞋子,衣服穿多大码,她一脸茫然。刚才去她家的路上,我问她回家需要多少分钟,她说二十到四十分钟!她比我还略高些,问体重,告诉我八十斤。虽然我觉得不止,却也跟她无法再说些什么。只是告诉她,周末去她家,送她些东西。
我清楚地明白,这并不能改变多少。至少从智力层面上,我帮不了她。可我,还是忍不住想教会她点什么,比如做饭,比如做家务……
这世界,还有不少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心里沉甸甸的。可一想到我背后那些个热心的有爱的其他孩子的妈妈们,顿时加快了脚步,毕竟,阳光在尽可能温暖着整个大地。
田玲写于201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