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跟几个朋友去健身房锻炼,练完后刚走出健身房没多远,有个朋友眉飞色舞地提议“我们去喝一杯,吃点甜品吧”。
听她这么一说,我知道她“自欺欺人”的毛病又犯了:
“今天运动了一个多小时,吃个甜品,热量都抵消了”
“明天开始正式减肥,今天敞开了吃”
“来大姨妈随便吃,不会长胖的”
在无数次这样的“自我欺骗”下,我的朋友仍然那么珠圆玉润,嘴上说了无数次要练出“马甲线”,然而我看到的只有她肚子上日渐增多的“游泳圈”。
当然,“自欺欺人”不是我朋友一个人的“专利”。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
明明不喜欢对方,却因为对方家境优越,而强迫自己喜欢;
明明本人没那么漂亮,却对着手机里的自己“赞不绝口”;
明明给工作项目拖了后腿,却说其它部门没有配合好,导致项目拖延;
明明别的国家没有大型杀伤性武器,非要说有;
这都是典型的自欺欺人的现象。
自欺欺人并不是什么好事,它会模糊我们的双眼,干扰我们对事情的判断,会让我们远离真相,无法做出明智有效的决定。
由美国亚宾泽协会所著的《别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思维盒子》这本书就指出,工作与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都源于“自我欺骗”,只不过我们对此浑然不觉。
美国亚宾泽协会是一家学术底蕴深厚的管理培训与咨询公司,谷歌、微软、波音、耐克、雀巢等世界五百强公司都是它的客户。
一、你是在盒子里,还是在盒子外?
在这本书里,“自我欺骗”被替换成了一个不那么学术化的名字,被叫做“在盒子里”。
判断一个人“在盒子里”,还是“在盒子外”,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自我背叛”。
当我们心里想要为别人做些什么,但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时,“自我背叛”就产生了。
当我们“背叛”了自己之后,一种“滑稽”的现象产生了。
那就是,不管我们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我们的想法和情感都会朝着“说服”自己的方向,认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即使是“错的”也成了“对的”,“不合理的”也变得“合理”, 这也可以称之为“自我辩护”。
那我们是怎么为自己“辩护”的呢?
举个例子,一个法官误判了案子,发现自己让一个无辜的人白作了几年牢。
为了减少内疚的痛苦,他开始为自己辩护:
“过去我审理的成功案件多达几百件,可以以功抵过了”
“审理当日,大家都对我的结果没有任何异议”
“犯罪嫌疑人的长相、粗暴的举动完全看不出来他是清白的”
“陪审员呈递上来的资料不够充分,才出现误判的情况”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能看到“自我背叛”的几个特点:
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
放大所有能为“自我背叛”提供借口的事物的重要性;
放大他人的不足和缺点,把对方想的比实际更糟糕;
喜欢推卸责任,迁怒于他人;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自欺欺人”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认知失调”,它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内心持有两种不一致的、相矛盾的想法、态度或信念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
为了缓解这种不愉快、不舒适的境地,我们不得不把相矛盾的东西合理化。
于是我们开始固执地自我辩护,我们也就此进入了“盒子里”。
二、我们是如何困在“盒子里”里的?
当我们在“盒子里”的时候,为了维持自己“内心的秩序”,我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需求凌驾于他人之上。
我们很难把别人看做一个平等的、有类似需求和欲望的人,而容易把对方看做一个“物体”,或者说一个潜在的威胁、一个公然的挑战、一个糟糕的麻烦。
长此以往,我们会被困在“盒子”里,“盒子”会成为我们的“特质”,那就是,我们总是喜欢为自己“辩护”,而无视有关自己和他人的真相。
在“盒子”里的我们,就像是一个穿着盔甲的士兵,处于高度自我防御的状态,手里拿着“自我辩解”这个武器,随时准备“攻击”和“责备”他人。
而他人为了“保护自己”,也会指责和攻击在“盒子里”的我们,于是两个人彼此欺骗、互相推卸责任、并不断给对方制造麻烦,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在书里,这被叫做“共谋”。
但讽刺的是,我们都对此乐不思蜀、甘之如饴。因为我们所抱怨、指责、推卸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用作“自我辩解”的东西。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一定是有人犯错了,但“犯错的那个人一定不是我”,这就是“在盒子里”的人的心态。
比如二战期间,被称为大屠杀“死刑执行者”的纳粹德国中校阿道夫•艾希曼,在犹太人大屠杀中,他负责把整个欧洲的犹太人送到集中营,后来他被押到耶路撒冷受审。
在审判席上,他对于所犯的罪行,不仅没有愧疚感,反而觉得他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说他并不仇恨犹太人,他只是在执行上司的命令,在遵守和践行一个军官应做的本分。
可以说,正是艾希曼这种顽固不化的“在盒子里”的心态,把他从一个平庸的人,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但反过来,如果在没有奔赴“战场”前,你问他,“假如没有上级的命令,你会屠杀那几百万犹太人吗?”我想他的回答一定是“不会”。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所有的问题都产生于“自我背叛”之后,而不是之前,是“自我背叛”导致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不承认自己在“盒子里”,他们认为,“在盒子里”的是对方。
三、如何走出“盒子”?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对他人的感受和反应,是由我们是否被困在“盒子”里决定的。
如果我们继续留在“盒子”里,继续“自欺欺人”、“自我辩护”,那么我们就很难认识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们会朝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会逐渐远离真相,会越来越难以面对真实的自己。
那要如何跳出这个“盒子”呢?
在跳出“盒子”之前,我们需要知道:
改变他人;
跟他人处理好关系;
选择逃避、对他人置之不理;
与他人沟通和解;
使用新的技术和技巧;
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些看似能够“解决问题”的技巧都不能让我们走出“盒子”,只要此时此地的我们还身处在“盒子里”。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在“盒子里”采取的行动,那么无论你怎么做,都是“徒劳无功”的,通过关注自我是不可能走出“盒子”的,因为“在盒子里”说明“自我背叛”已经产生了。
那究竟要怎么做呢?
这本书指出,留在“盒子外”的关键在于,把对方当做一个有期待、有恐惧、有担忧、有需求的平等的人看待。是尊重,而不是背叛;是理解,而不是偏见,让我们留在“盒子”外面。
当我们不再抗拒他人,完成想要帮助他人所做的事情,站在对方的视角上考虑问题时,我们就走出了“盒子”。
当我们走出“盒子”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态度和行动都会变得温和,而不是像“在盒子里”那样咄咄逼人、那么强硬。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当我们用手指着别人的时候,自己的三根手指正在指向自己”。
当我们指责他人、对他人大动肝火时,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被困在“盒子”里了?
因为很多时候,不是别人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