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沐哥哥:
你好。
我写作文总是喜欢随便堆砌几个名人事例,再加上几句自己的抒情就算完事。每次作文都是很低的分数,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小悦。
小悦:
有很多人像你一样都没有找到写作的钥匙。
实际上写作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你堆砌名人事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最大的一座宝藏——自己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要上语文课,你想没想过利用起课本里的素材呢?比如说学习李密《陈情表》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起过自己的祖母?当读到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时候,有没有触动到你的某一块记忆呢?
我们常常说不留心,看不见。可能生活中会有很多东西掩盖了我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常常一边抱怨着无聊,一边浑浑噩噩度日。为什么不试着改变呢?
从今天起,我想让你开始回归到幼儿园“十万个为什么”的时期,真正打开双眼去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情,避免很多刻板印象下的“肯定是……”,才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原来是……”。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待开采的宝藏,打开宝藏之门的钥匙就是永葆热情的心和不知疲倦打量生活的眼。
子沐祝你早日找到钥匙。
子沐哥哥:
你好。
我写作文的状态极不稳定,好的时候会被当范文在全年级传阅,糟的时候在老师删掉一半字数的情况下,事情还是讲得很清楚。您说,怎样才能改掉语言啰嗦的毛病呢?二毛。
二毛:
你的作文能被老师当作范文,说明写作上是有一定能力的,这一点信心,我们还是要有的。
关于语言啰嗦,我建议你在平时的作文中要养成足够的修改意识。这项工作在考场上很难实现,只能在平常进行。
平时写作文,我们不能写完就不管了,应该逐字逐句地通读修改。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当表达相同信息点的句子多次出现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删减;
对表达主题没有太大作用的环境描写过多时,可以进行删减;
次要人物或者主要人物的细节描写与事件核以及主题关系不大时,可以适当删减;
表意同质化的描写,可以进行删减。
删减完之后,往往文章的结构和人物形象会更加清晰。反复几次这样的修改训练,你会逐渐学会有节制地表达,而不是洋洋洒洒地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二毛,修改有时候比写作文本身的收获还要大。
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早日走出语言啰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