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阳春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阳春面,这大概是我吃过的最简单的一种面条的做法了。典型的江南风味。当然源自于我的父亲。

父亲是江苏丹阳人,五八年来到西北,先后在兰州、玉门学习、工作过,最后定居在了酒泉,在这个西北边陲小镇一干就是一辈子啊!只不过,即使在酒泉生活工作了一辈子,他的口音没有怎么变,老虎,他叫“laofu”,黑的,他念“hede”,所以,在很长时间里,我认为阳春面是“洋葱面”,可是在面里又吃不到洋葱,很纳闷,后来跟父母回老家省亲的时候,才弄明白那面的名称是“阳春面”。

阳春面,只看这名字是不是就有了阳春三月,阳光明媚的敞亮感了?是那种简简单单、通通透透的敞亮,就像它的做法,简单、方便,食材随手就有,随时想吃,煮一碗就好,要不了十分钟的。

吃面,北方人很讲究,怎么和面,怎么揉,怎么饧,说道多的很。而南方人吃面,很简单,挂面、鲜面都可以,粗细、圆扁也无妨,烧上一锅水,水开下面,然后切一点蒜苗碎备用,碗里放入酱油、麻油、盐,等面汤一开的时候,先给碗里舀一勺汤,然后点水入锅,再把几根油菜放入锅内,二开,再点水,用筷子摆弄摆弄,三开了,把蒜苗碎放入碗中,用筷子将面和油菜捞入碗中,再浇上两三勺面汤,用筷子在碗里挑一下,让那蒜苗碎飘上来,麻油与酱油混合的香味也就乘机四散飘逸开来,一个字:香!于是忙不迭地端碗坐在桌前,唏哩呼噜地捞着那面,不停地嗅着那混合的香味,陶醉极了,不一会儿,面被捞尽了,还是不甘心的,一定要把那半碗酱油汤喝下去的,按照西北的说法叫“原汤化原食”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端面上桌的当口,你真的有端着一碗三月春光的滋味呢!碗里的面白、蒜苗绿,油菜白绿相间,汤泛着褐色,汤面是还飘着油花花,散发着着麻油的香味,咋样?香了没有?馋了没有?给先生或者儿子煮阳春面时,我还会先煎个鸡蛋或者煎几片火腿肠,我自己则不需要。一碗下肚,咸香爽滑,美呔!

阳春三月,端着一碗阳春面,嗯!应景地很!不信你去试试。

小时候父母亲忙,加上物质匮乏,很多时候回到家不知道做什么饭,这个时候多半就是吃阳春面了,而我也是很容易就跟爸爸妈妈学会了做阳春面。儿时记忆中,我们虽然生活在北方,但还是以吃米饭为主,那时三舅在铁路上工作,叔叔姑姑打下粮食,就会拜托三舅给我们托运大米,大米到了酒泉火车站,爸爸妈妈还要求爷爷告奶奶地找车去拉回来,原因就是因为我不喜欢吃面。而阳春面例外,就是现在,我也会在晚上加餐或者早上早点的时候煮这么一碗,很过瘾呢!所以,家里的挂面是时时备着的。

一碗阳春面,这大约就是老家给我基因中留下的烙印吧!真的只喜欢吃这一碗面。这是牛肉面、稍面、炸酱面等其他面食从来没有带给过我的一种别样的滋味——深入骨髓的家乡的味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临走前说“你太平庸了,无论哪个方面,而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不合适。” 我失恋了。 我在床上一直躺着,不吃不喝...
    杨梓i阅读 909评论 14 13
  • 今天,我的表哥要结婚了。随着钢琴曲梦中的婚礼响起,新郎新娘牵着手走进了会场。看着台上那对一脸幸福的新人,我真为表哥...
    舌尖八闽阅读 1,387评论 2 17
  • 焦点网络中七 平瑞青 坚持分享第286天(2018.6.12)周二 人生中的第一次很多。如第一次学走路,第...
    平凡也好阅读 418评论 0 1
  • 情绪控制不好的人,就是比较吃亏,可能是之前吃坏了吧,长大之后,渐渐学着控制好情绪,但其实,我并不想让自己变成这样...
    如果说你阅读 171评论 0 0
  • 果果妈是一只聪慧的燕子,乘着穿堂风在七弯八拐的小弄里,斜斜飞入一户寻常人家的屋檐。橘黄色的灯光亮起,溢出一家人的笑...
    笨NANA阅读 593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