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6)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屈原在出使齐国时,秦王见自己的对手不在,就故伎重演想趁机讹诈楚国,同时撤散齐楚联盟,要求楚国用黔中地与秦国武关以外的商於之地交换,以达到包围楚国,吞并楚国的目的。昏庸的怀王当然意识不到秦王的计谋,他一心只恨张仪,要张仪的人头落地,就把地给秦国。秦王一听大喜,区区一个张仪就换楚国这块肥肉,真是天大的便宜事!

秦王于是假惺惺征求张仪的意见,张仪知道自己有靳尚,南后郑袖为他求情于是大着胆子去了楚国。

楚王将张仪投入地牢,只等屈原回来就处死他。可是靳尚这个败类当天就跑去见南后并煽动她说“你这位子快座不住了,秦王派了张仪来让楚王娶他女儿,你赶快让楚王把张仪放了,不然后果自负。”南后于是跑到楚王宫殿又哭又闹,非让楚王放了张仪,楚王架不过这个局面,又听靳尚在旁敲边鼓,说屈原不该连齐抗秦,让老百姓陷入战争的泥沼。这昏庸的怀王竟听信她们的话,放了张仪。等屈原回来听说了,和怀王在大殿上吵了起来:“你这个昏庸的王,你忘了秦如何背信弃义杀我民众,占我楚地,想灭我楚的心一直存在啊!”怀王也有点后悔了,派兵去追,这张仪料到怀王会后悔,早跑出楚界不见了人影。屈原耿直的性格,使他不顾君王的脸面,当庭怒斥怀王:“我现在知道楚国为什么会衰败下去了,大王执迷不悟,为小人蛊惑,多次背判誓言,实非一国君王所为。”楚怀王厉声说:“放肆屈原,你眼中还有我这个国君吗?要是让你有了权利你更不会把我放在眼里了,上次让你起草《宪令》你到处夸耀楚国只有你一人能完成,你目无君主,扬才自夸,寡人早就看到你的狐狸尾巴,今日揭穿你是不想你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楚怀王的话像炸雷样落在屈原头上,震荡在屈原心里。他悲愤的说:“是我错看了大王,大王本就是个亲小人远贤臣的人,而我却要大王听逆耳之言,我错了,我错了!

楚怀王说:“你滚吧,寡人没有你这样桀骜不驯的臣子,满殿人就你最嚼舌,寡人忍够了。”屈原转头踉踉跄跄走出了大庭。

屈原以其铮铮傲骨,直言向君主表示了悲愤与批评,目的是希望君主改过自新。然而楚怀王这个昏君由于个人人性的限制,有自以为是的权威心理,打击臣子是很自然的。这是屈原作为贤者不遇于时的悲剧,这种悲剧在封建时代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秭归乐平里出来的屈原,我们人民的儿子,就这样被流放了。

他在被流放的路上要经过家乡秭归,于是趁机去看姐姐。故乡人们听说三闾大夫回来了,排着长队迎接屈原。这次流放于十五年前出去郢都,心情完全不同,屈原消沉的感觉被家乡父老的热情融化了,他不禁热泪盈眶。

可是,欢迎的队伍里并没有姐姐,他问一个小伙伴,小伙伴说:“你姐姐想你想得快疯了,现在有病躺倒了。”屈原一听焦急万分,赶紧向熟悉的小院走去,姐姐躺在床上看见屈原进来挣扎着想起来,屈原赶忙扶起姐姐说“我这次是流放没法多呆,姐姐你要保重身体,啊!”姐姐一听弟弟是被流放的,当即抱头痛哭:“弟弟啊,你这种耿介的性格要不得啊,不要和别人不一样吧,自古与众不同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啊!”屈原含悲忍泪听着,却沉默不语。劝说姐姐几句,让她保重身体。屈原于是踏上了汉北流放地。

汉北是现在的襄阳地区,那里因为临进北方地区的边境,比较寒冷荒凉,但那里的人呢却自得其乐。对鬼神敬畏有加,各种祭祀仪式很盛行。

屈原到那里后,很快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他常常深入民间,学习他们独特的祭祀歌谣,创作了大量诗歌,对楚独有的巫文化传播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他创作的楚辞《离骚》《天问》《国殇》流传千古。但他为当地百姓创作的《大司命》《少司命》《相夫人,相君》《东皇太一》《河伯》等祭祀诗歌,人们争相传颂,甚至说原来祭祀河神的诗歌太粗俗,河神听不懂,所以年年危害汉河两岸的人们,现在三闾大夫帮忙修改后的歌词浅显易懂,河神听明白了所以也很少危害百姓了。

一个人把大众装在心里,为大众谋福利,时时提醒自己是个平民不能高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这个人就具备了高尚的人格,屈原正是这样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所以,他虽然远离了郢都,远离了国君,但他还想着怀王能继续任用他,诗他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那就是抗击虎狼秦国,永葆楚国繁荣富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