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焦云嵘老师《我心归去》有感
2017年10月14日,受学校派遣,前往贺昌中学参加吕梁市“基地校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有幸听到孝义中学焦云嵘老师的公开课《我心归去》,对我影响颇深,让我受益匪浅,震撼良久。直到10月23日,我都念念不忘,似有心头之事未解,觉得应该写点东西了。于是决定将视频课堂回放转化为文字实录,一方面再次感受这样的精品课堂,以求获得更大的教学成长,另一方面也分享给跟我一般想要成长的教师同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孤军奋战不如和衷共济。
虽已带过一轮,由于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所以《我心归去》这篇文章并未涉及,但我知道,这类型的现代散文最为难讲,直到听了焦老师的课,我才开始反思自己,原来不是什么课文难讲,而是我羽翼不丰,也不走心。颇多感慨,诸多遗憾。所以在14日下午的“鉴赏课堂活动”前,我给杨校长发了一条微信:感谢学校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之后我会在教学状态、思路、态度方面做出调整。
课堂记录如下,在尽量尊重课堂原貌的原则下,稍有删改,学生回答部分省略较多,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上节课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表达的是思乡的主题,但更主要表达的是人与故乡的关系。文章指出,故乡并不一定是人的出生地,所以就有了第二故乡的说法。韩少功也有他的第二故乡,46岁,作海南文联主席之时,就特意跑去他曾经插过队的汨罗这个地方,半官半隐了7年之久,7年之后,他写出了《山南水北》,这部作品展现了韩少功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他也是“寻根文学”的倡导者,汨罗的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扛着锄头的作家”。所以,汨罗就是韩少功的第二故乡。
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是“阅读”。同学们能够很快地理清文章脉络,但对于文句解读还有些浅表化,所以有必要让同学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阅读。首先,看导读部分,“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主动积极得创造性的活动。”你来我往才叫阅读,这就是要和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沟通。
那么如何去对话?
一、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本进行对话,也就是“以意逆志”,依照自己的经验、认识推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文章第二段:“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旁批是“寂寞、孤独与空虚”,这都是抽象概括的言语,如何真正理解作者身处法国时的真实状态,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
“站在悬崖边上”,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教学楼的顶上,是非常危险,让人害怕的,这就是作者在异国他乡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就好像我们去了陌生的地方,不知方向,不明规矩,自然心有不安。
“深谷”,又是深不见底,一无所知,是未知,是迷茫,面对深谷就会有一种面对未知的恐慌感。可是文章说连深谷都不是,只有虚空。掉下去没有声音,没有光影,听不到,看不到,触摸不到,甚至没有知觉,没有意识。这种虚空就是人身处异乡时缺乏存在感。现在不也有在微信朋友圈刷存在感的说法吗?实际上这种存在感就是人的价值感。
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很形象、具体地和文本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
二、对于抽象的言语表达,要调动自己的阅读体验,即借助本文的其他语段以及其他文本,缘文解意,进行深入勾连,进而辅助理解。
比如,文章中的句子“故乡的美总是含着悲伤。”这个句子很抽象,难以理解,我们不妨看看语境“故乡的美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意。”等量代换一下,即“美含有眷顾之意”,因美而眷顾,因眷顾而美。也就是于作者而言,故乡的美丽不是因为她有悦目的景观,而是因为她有令我刻骨铭心的眷恋。这是依据文本前后内容进行勾连的。
当然,要深入理解,还得和其他的文本就行勾连。比如,文本中提到的“眷恋”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借助老舍的《想北平》来理解。《想北平》第二段:“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不管“我”因她微笑还是落泪,因她幸福还是悲伤,都是对自己母亲的眷恋。我们之于母亲的情感不也是这种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深情吗?就像每次回家,开门就说,妈,我回来了;如果回家只有父亲在,我们第一句话保准就是,爸,我妈去哪里了?其实这就是眷恋。
我们不能理解《我心归去》中抽象的表达,但我们可以理解《想北平》的具体的表达,所以,请大家尝试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与文本展开一次较有深度的对话。
以下面4个句子为例, 分组讨论并展示。以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果展示。(稍有修改)
1、“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他们的快乐和依靠”,而不是他们对我来说多么重要,所以,“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可见,“孤寂”是要自己承受的,但惦念家人是从对面着笔,写亲人思念自己,他们是离不开我的,这种惦念不仅是眷恋,更是一种责任,家庭的责任。所以,不矛盾。
2、血,不仅仅是一种血缘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精神的影响,气度的培养。是融在血液里的人的灵魂。
3、血沃之地,:因失望而滴血,当然那是因深爱而失望;失望后的劳动与奉献,又是奋斗的心血。失望能滴血,可以结合闻一多的《死水》。
金麦穗和赶车谣:故乡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就是在我们的奉献与奋斗中,故乡的物质与精神文明都会有所提升。
4、无量幸福:故乡能证明自己;有存在感,有责任感,有安全感,有归属感;一种精神的寄托,心灵的归宿。 就像丢失了身份证,我们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自己,我们没有安全,没有归依。结合《我用残损的手掌》,找出这一类的句子。
故乡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承载了我们的情感,造就了我们的品质,奠基了我们的一生。故乡和我们之间是血脉相连的,文化相因的,情感相通的,生命相融的。所以,故乡就是我们自己。
那么,我们对于故乡又有什么样的情感呢?也许是身在故乡没有这种感受,但是一旦离开就会有这样的感受: 我们深爱她,因之幸福,因之痛苦;眷恋她,近之则喜,远之则悲,居之则安,离之则惴;回报她,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通过对话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可以自我提升。
学生配乐朗诵:庆幸,我来自山西 (配乐朗读,很有意境,情感上渲染,才能让学生共情共鸣。)
人不可能不离家,更不可能不思乡,重要的不是不可以离开,而是要懂得回望。
板书:阅读——悦读(对话)
学有所得,反诸自身,为我所用:
一、要将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的层面。 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运用到文本解读中,要带领学生去缘文解意,以意逆志,从而形成自我与文本之间的愉悦的对话。其实,我在教学中常常用到这样的办法,但我仅仅停留在感性的教学层面,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由实践提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一切有章可循,才能水到渠成,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授之以渔,而不是施之以鱼。
二、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具体。 对于抽象的感觉,抽象的情感,抽象的表达,要深入挖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体验,结合他们的人生经历与阅历,深入剖析,让抽象的情感可读 ,可感,甚至可触摸。大而化小,虚实结合, 我们理解了就觉得语文真美。语言是苍白的,又是神奇的,可以描摹自己常有而拙于表达的感情,可以展现曾百思而不解的透彻,可以将感性的一种莫名的惆怅用理性的思维剖析出来,于是共情共鸣,近乎对语文也有眷恋之感了。学生也一样。于细微处挖掘大内容,这个大内容就是文夲主旨。
三、要营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求共情 任何文字的表达都是情感的倾诉,所以在情感上的升华就是对主旨的挖掘,更是对主旨内容的内化。什么是学习?就是学得,就是为我所拥有,要么是知识,要么是情怀,所以内化很有必要,学生获得多少是检验一节课是否有价值的标准。那么怎么去内化呢?我们可以采用辅助材料,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煽情,触动心弦,使学生沉醉其中,身临其境,即使课程结束,仍意犹未尽,余音不绝。当然,共情的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但方法的独到都是知识精深的外在表现,那是学不来或者学不完的。
四、提升外在的教学素养 气场很重要,沉稳、熟稔、老成、自信、从容、有底气,这样的气场可以轻松征服学生;而逻辑严密的表达和课程安排,又可以使学生赏心,觉得听课是一种乐事。征服可能是短暂的,但是赏心的乐事谁不喜欢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一句话,作为教师的我,要一直行驶在半道上努力。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积淀,在积淀的路途中,我还需要去修炼。有幸听得焦云嵘老师的公开课,有幸能够一直听刘老师和曹老师讲课,享受了过程,拥有了情怀。月亮不在他们手上,但他们给我指出了月亮的方向,我愿意循着斑驳月影,探求一路风景。
我想飞,和133班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