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11点,刷微博刷到微博热点#你和五年前最大额区别#。
忍不住停下来想下"5年前我身处何方?" 脑补了下,完全没有印象,跑去空间翻了,看到5年前发的各种土土的说说搭配图片忍不住哈哈大笑。
既笑自己说说的幼稚和蠢萌,又笑自己的长相变化。临睡前又发了个对比图配上文字到空间动态。
5面前,我20岁,上大二。全身散发着满满的土气,画面不忍直视;
5年后,我毕业两年,依旧土土的,不过感谢强大的美颜把我照的那么美。
5年内变了很多,如更敢于拒绝别人、听得进去建议、变外向了,变美了,单身了…其中,最一个最重要的改变是变的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言了。
毕业这几年经常会在网上看到问题:大学几年有什么让你后悔的事情吗?
以前我觉得嗯,还好吧,没啥不满意的。
这段时间再来想想觉得:有件事没做挺后悔的:在大学四年,没有完成从一个"父母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没有把自己推向社会,多多参与社群活动。
回想大学四年,部门、班干部、社群几乎能不就不参加。逃避一切公开讲话的机会,逃到不能逃的时候,例如单人课题presentation、论文答辩,就以常以一种"怎么办,我好紧张,站上去腿会抖"的心态,很丧的上台。
印象中台上的自己总是脑子一片空白,我和观众两两相望,啥都不记得,双腿抖的厉害,话里间我总能听到自己颤抖的声音,最后结果也都是尴尬的收场。
我总是习惯性胆怯、习惯性怯场。一些别人觉得很正常的事,但是我做起来就会非常的费力,非常戳。尤其在公开场合发言。
我很讨厌这种本能的怯场,但5年前自己只是习惯于自怜,自我同情,一味的讨厌自己,一位沉浸在这种痛苦中,而没有去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晃好几年过去了,也毕业了。
出来社会,慢慢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年人,时不时公开场合发言是常态。例如刚加入一个团体的简单自我介绍、团体内专业主题分享。
然而,我还是一味在扮演那个没长大的羞涩的姑娘,"我不参加可以吗,我不敢,我紧张"。
记得,去年公司尾牙,我作为中奖发言人,临时被叫去上台发言。站在台上,对着台下乌压压的100-200来号人,我脑子一片空白,站在台上尬了几分钟,对主持人说:要讲什么,我好紧张,不知道怎么说。后面意识到不讲就下不去,于是土出了几个字:"我是黄小龙,亚马逊运营部的,很高兴能获奖并上台发言。非常我的组长,主管感谢公司"
挺简单的几句话,被我讲的好变扭,因为紧张,因为卡壳。
然而,1年后的今天,我站在30个人面前,绘声绘色的做15mins 的presentation。 讲完后主管私底下不禁说:不错,很棒,老鸟一个。同事忍不住评价:小龙,你讲的很有范!很适合当老师!
我听到这评价由衷的感到开心,我终于完成这个跨越了,终于敢走出去了,对着台下观众不再头脑一片空白。
不过老实讲,这次我并没有转变的多厉害,多华丽,上台上的一小时我一想到上台就本能紧张起来,双腿发麻。
记得去年那次尾牙回来后,我就暗暗发誓,我要把普通话练好,我要改变。于是练了几个月的普通话。
后面看到007er靖姐在玩美拍,每天录音1分钟,来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我也勇敢的去试错。从刚开始的对着台词讲,1遍,2遍,最多练到18遍,到后面脱稿讲,陆陆续续也录了好多期,那种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组织的能力的感觉一下子出来了。
今天的这次ppt,也是提前去做准备。ppt是上周六完成的,从周日开始就每天早晚练习个1-2次。到最后一次,几本熟悉ppt内容,甚至能脱稿,以至于上台前的半小时有那种"我一定能讲好"的自信。而不再是那种"怎么办,好紧张,我会搞砸它"的心态。
当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晚上公司举行旺季启动大会,同坐一桌的人,又夸我:小龙,你下午ppt讲的很好,很有范。听到那么多人认可我,真的开心的不行。
最近听吴军的《上帝喜欢笨人》,里面讲到
世界上很多人在公众场合都能有精彩的表现,跟他们不熟悉的人只能看到他们的光环,并且神化他们。但是如果你走近他们,会发现他们在别人看不到的背后,在像傻子一样做事。
我的论文导师库旦普教授是一个极为善于演讲的人,他每次在学术会议上的报告都非常精彩。他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指导我做报告。对于一个15分钟的报告,他在准备时不仅会把要讲的内容准备好,还会把每一张 PPT 中,任何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列出来,并且有一一的解答或者应对的方式。
这样一来,准备的内容就多出来三五倍了。这些额外准备的内容,可能大部分都用不上,但是,有了这样的准备,不仅上去讲的时候信心满满,而且能给人超乎寻常的好印象。
人如果存在先天不足,首先要承认它们,这是我们的边界,然后要提前准备好应对的方式。
是的,人要善于认识自己先天的不足,首先要承认和接受它,然后提前做好准备。很开心自己能有这样的一个变化。相比于名利威望,这种踏踏实实的自我改变,确实让我觉得幸福感更强些。
一辈子,认识自己,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