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二章 读书笔记

      正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认为美应该是这样子的,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美的事情,天下人都认为善应该是这样子,这本身就是件不善的事。名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妄念,一章言名可名,非常名,所以要我们顺应自然,不妄自定义东西。这可以做一种理解。另一种理解为,美丑善恶相对,有了不好的一面才凸显了好的一面,所以好的东西出现时,一定是不好的东西同样出现了,这就应和了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二段文讲的是任何事物本是相对存在,无绝对实形,唯有不停变化是永恒的。

      第三段出现了第一个名词圣人,圣人是什么人,守道的人,掌握了道的人,是最理想状态下的存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他理想中人的第一个特点: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合乎自然,不妄为,不妄言。随后,老子用万物的生成做了例证,作而弗始,冒芽或者诞生并不是他最开始的形态,诞生之前已有积聚的历程。所以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显相,但也不能忽略那些隐藏的发展变化。生而弗有,说的是万物生长成形却不自恃己有,这就是无欲的表现,所以后有文: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为而不恃,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功,便有后来的后其身而身存。功成而弗居,这里我们可以想到一个果子,如果成熟了却不落下来,种子便不能传播,事情变成了死局。同理,一个人什么功劳也往自己身上揽,难免暴露,遭受灾祸。最终老子用一句话阐述了圣人之道的妙处,弗居不去。斯是妙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4,847评论 0 1
  • 今天是老公的生日,没有特别的庆祝,也没有额外准备礼物~用最平淡的方式两个人一起度过 感恩:老公 一直这么照顾我,从...
    敏捷的鱼儿阅读 741评论 0 0
  • 呼吸是生命的根本 而prana(气息)是生命的能量 呼吸控制艺术致力于控制及利...
    梦茹YOGA阅读 864评论 0 0
  • 我想去敦煌,想了好几年,从余秋雨讲到敦煌,说到王道士,再到樊锦诗在一席上讲敦煌,而后又在中国美术馆偶遇常沙娜的敦煌...
    唱歌的鸢尾花阅读 3,355评论 0 3
  • 最想的是你,最不想打扰的还是你,多天前的一次偶遇,刚好回头的瞬间,看到了最熟悉最陌生的你,心脏仿佛又活回来了一样,...
    Aliceism7阅读 1,7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