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恋爱的起点并不好,且两个人发展迅速,这种速率,虽然有利于平复我失恋后出现的挫折感,但对她来讲,确实太不公平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不算是个好男人,起码在小玉这里,我做得不够,或者说我当初太自私,就不该在那个时候和小玉开始这场恋爱。
其实在北大,小玉也不乏追求者。
北大那时候晚上各种活动比较多,舞会也是频频。有的学生食堂,每周都会定时举办舞会;也有的食堂,会不定时举办舞会。舞会主要是给校内学生娱乐,也为各系男生女生提供了很好的接触机会,不过很多外校的学生也会跑来凑热闹,更多的是隔壁的清华理工男,悄悄地潜入北大,在舞会中找机会结识北大的女生。
相反北大这些才子们,倒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守着鲜花不知香,很多北大美女,被清华那群理工男生生抢走。所以北大女、清华男组合的家庭,还真不少。
我也是这副屌德性,守着美女小玉,却不懂得珍惜。
在经过半年的热恋以后,我自己对小玉确实有些淡了,虽然我从没想过和小玉分开,自己觉得冷淡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波动。
但我确实在很多地方忽视了她的微妙感受。而在她身边始终不乏追求者,我却假装自信满满,觉得她已经是我的人了,应该不会有变故。我当时还暗自想好了:毕业以后就结婚,假如她不能留在北京,以后总会有办法的,爱谁谁,随它去,这辈子就她了。
谁知我的心愿又一次落空了。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再用心一点,我们是不可能分手的,而随着票证时代在我们毕业以后逐渐淡出,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毕业以后即使暂时不在一起,以后也会在一起的。
在和小玉的交往中,我自己的体会是,我们之间在性格上是合得来的,大学这段时间若好好经营我们的感情,以后一定可以成为生活中不错的伴侣。
是我的过分自负使我错失了这段感情。我忽略了一点,我们是在北大这种地方谈恋爱,稍不留神,就会有人抢走你“煮熟的鸭子”、“烂在锅里的肉”。
北大校园的开放度,我自己评价,起码比一墙之隔的校外,要快很多;思想的开放度,比外面世界要快30年,这么说似乎不算过分。
年轻人谈恋爱,开放度一样高。追求小玉的人,根本不管她是不是有男朋友,也不管她是不是已经和男朋友同居过,一旦瞄准目标,只要察觉到我们之间情感发生了任何微妙的变化,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主动出击,一招致胜。
我至始至终不知我的“情敌”用了什么招数,活活把小玉从我这里“呛”走了。
直到小玉明确和我提出分手的那一刻,我才如梦初醒,发觉自己又一次“被”分手了。我争取过,但她离开我的态度很坚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我只能希望她以后幸福了。
或许这就是命,也就是常说的“有缘无份”;也许上天注定了我俩就如同两条相交的线一般,仅拥有一个点的交集之后就会奔向不同的方向。总而言之,我在燕园经历了一场恋爱,就这样无可挽回地终止了。
后来她顺利毕业,以后是留北京或是回老家,我始终没有打探,也不想打探,既然分开了,就各自珍重吧。
说到这里,您一定还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这样谈恋爱,会不会影响学习?
大学读完二年级,我一共经历了两次恋爱。
第一次和“珊”在一起,我丝毫没有感觉耽误学习,主要是我的年龄确实到了谈恋爱的时候了,如果不谈恋爱,或许反倒会影响学习。
第二次校园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受到了影响。原因是进度太快,热度过高,加上我在附近的石磨村又有独立居住的房子,虽然条件简陋,但毕竟是独立的二人世界,所以有一段时间,确实有些沉迷。
不过沉迷归沉迷,我们心里都明白,在北大,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所以对我来讲,影响有,但不大;不过对小玉而言,影响应该不小。
其实到了谈恋爱的年纪,如果踏踏实实好好谈场恋爱,我不认为会对学习有什么负面影响,相反应该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外面的人我不熟悉,我们班在大学三四年级,也有几个同学,纷纷开始谈恋爱,但总体看,他们的恋爱,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习,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人家从小夫妻变成了相伴一生的伉俪。
或许,我和小玉在北大的这场恋爱,应该算是恋爱不成功的一个典型,那么在校恋爱最终能够成婚,并且把路走下去的比例怎么样呢?
我们班毕业的时候是34人,我知道,校内恋爱最后结婚的有7人,其中两对是本班同学,3人是和其它班级的同学,比例是23%多一点,而且他们8个人,都是携手至今。
这个数字不低,结果相当不错。
当然我们班也有被清华理工男“挖”走结婚的女生,实现了北大女-清华男的文理组合,据了解,他们也是相爱一生,白头到老。
还有4、5个有过校园恋爱经历却没有成婚的。
也就是说,全班大约三分之一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的,而成功率在三分之二,这两个比例也很不错。但仅仅是我们社会学系1983级同学的情况,我个人觉得,这个数据的结果,在那时候的校园恋爱,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图片:80年代北大的食堂经常组织周末舞会(师妹罗新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