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谄:巴结奉承。
切磋:切磨骨角玉石等,以作成器物。
琢磨:雕琢和磨制玉石。
翻译:子贡说:一个人贫穷但不会去巴结讨好别人,一个人富有但不会骄傲自满,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啊。但是比不上贫穷而快乐,富有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有这么一句话:先切磨骨角玉石,再雕琢磨制骨角玉石。孔子说:端木赐啊,从今以后可以跟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一句话,你能举一反三。
解释:一般人在贫穷中怎么会不去巴结讨好别人呢?在富有中又有几人能不骄傲呢?
子贡在这里问一个贫穷的人不巴结讨好别人,富有的人不骄傲,孔子说这样的人可以了,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比不上贫穷还能快乐的人,富有还能好礼的人。
一个人在贫穷中还能快乐,那他快乐的是什么?是贫穷吗?起码在他看来,有一个东西比财富更值得追求。
一个人在富有当中,还能好礼,好礼绝不只是一些礼仪而已,礼仪的核心就是对别人要恭敬礼让,不骄傲自满,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你去看看身边的有钱人,有几个有钱人还能对人谦虚恭敬呢?
子贡听了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诗经~卫风~淇奧》中的两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要把最原始的骨角玉石雕刻打磨成装饰品需要经过四个步骤,即四道工艺。
先切磋,再琢磨,要打磨骨角玉石,切磋只是粗加工而已,也就是先把产品成型,产品成型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工,这就是琢磨,最后才能成为精致的工艺品。
这里有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完成一道工艺之后,还得继续下一道工艺,最后才能雕刻成工艺品,对于自己的学问也是一样的道理,学问的提升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操之过急,只要坚持不懈,总有成器的时候。
最后孔子说端木赐啊,可以跟你谈诗了,因为子贡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今人学论语,应当读出圣人的弦外之音,不可执着于文字,圣人这样说的道理,圣人的存心才是我们真正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