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慈悲?!

很多年以前,我曾经读过弘一法师的故事。

作为李叔同,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这位学贯中西“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即擅长诗词文赋,又工书画篆刻,且有杰出的音乐戏剧才华的奇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作为弘一法师,他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最终成为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

才子中年顿悟,决绝入空门专心研佛,其一生恍若两世。

读他的故事,特别是刚入空门,日本妻子寻遍杭州寺庙,终于在其中一个叫虎跑的寺庙寻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任凭妻子如何流泪劝说,船上的人连头也没有回一次。

当时年纪还小,只觉得此人铁石心肠,薄情寡义,如何配得上他回答妻子的“爱,就是慈悲”这几个字。

又觉得他身负如此才情,既有娇妻,又有乐业,似乎没有抛弃尘世的快乐,去那古刹,守那青灯的理由。

及至今日重读出家前的他,写给妻子的信,信中有一段:“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他又说:“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看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位纳西族大妈说的“人从生下来都在往同一个地方去,你快走也是去,慢走也是去,干嘛不慢慢地走呢?”

是呀,我们的人生,从自己的哇哇大哭开始,到别人的伤心流泪结束。不过是沧海一粟,在这洪瀚的宇宙里,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分子,这短短几十年的人生之路,为什么非得用各式各样的意义和价值把生命填满?又或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不同旅程,走好自己的路就好,不要去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是非对错。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鲁迅先生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那么,我们又何必窥一斑而见豹呢?以我凡夫之眼,我终其一生都无法体悟弘一法师的道心和境界。

所以也就不去臆想他的“爱,就是慈悲”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