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汉字》之 “祡”

(1)烧祡: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祡当作柴。祡、柴声相近。”焚燎:烧的同义语。《尚书·舜典》释文引马融注:“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

(2)至于岱宗,祡:此指古文《尚书·虞书·舜典》文,经文祡作柴。岱宗,东岳泰山之名。

(3)隋:本书肉部:“隋,裂肉也。”祭天时,积柴裂牲肉,所以从隋而省。


祡”字由“示”和“木”两部分组成。

“示”部通常与祭祀、神明相关联,表明该字与宗教或祭祀活动有关。

甲骨文:甲骨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柴”字,但存在与之意义相近的“祡”字,其字形多样,如、、、等,都是像以木或束木架在祭坛前焚燎祭天之意。这些字形展示了古人通过焚烧木柴来祭祀天神的场景。

金文及以后:在金文中,“柴”字开始出现,但其具体字形是否由“祡”演变而来,尚存争议。不过,从“祡”的字形和字义来看,它明确地表达了烧柴祭天的意义。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祡,烧柴焚燎以祭天神。”这明确指出了“祡”的本义是通过焚烧木柴来祭祀天神。在古代社会,这种祭祀方式被视为与天神沟通、祈求庇佑的重要方式。

由于“祡”专门用于祭祀天神,它逐渐与祭祀活动紧密相连。然而,在后世的发展中,“祡”字的使用逐渐减少,其含义逐渐被“柴”字所取代,后者更多地被用作指称木柴或薪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禷: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非常(不按常规)而祭 ,以事 類(类)告,皆曰禷。” (2)類声:王筠《说文解...
    小蚂蚁观世界阅读 147评论 0 3
  • 《笠翁对韵》全文及译文(上卷) 书法密码 昨天 15:57 相关推荐 头像 每日书法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头像 书...
    雨荷燕宁阅读 1,568评论 0 0
  • 原文 帝尧者1,放勋2。其仁如天3,其知如神4。就之如日5,望之如云6。富而不骄,贵而不舒7。黄收纯衣8,彤车乘白...
    我是大富翁616阅读 1,127评论 0 0
  • (1)从示,申:段、桂、朱、王全作从示,申声。 译文 神,天神,引发出万事万物的神。从示,申声。 “神”字是一个形...
    小蚂蚁观世界阅读 176评论 0 4
  •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258篇《大雅 云汉》 原文阅读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流水王丽霞阅读 50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