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考上大学或者找到工作后感到迷茫?大龄青年恋爱结婚难,真的只是他们的态度问题吗?什么样的人更具有吸引力,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完美之爱?即使只是简单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也可以从更客观的角度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思维模式,让生活中很多理不清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清晰。
武志红“看见心理”平台上10万+用户学习的“人人都用得上的心理学”课程主理人陈晓,把多年来的教学、培训和咨询经验总结为一本适用于普通人的心理学自助书——《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这本书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讲述科学实验的奇妙结果,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什么心理》这本书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为何为情所困?那些不被自己察觉的心理活动被书中内容点破后,我们再次面对自己那些无头无绪的想法和行为时,会像站在上帝的某个视角来观察自己,这是认识自己的开端。
01
理解自我
心理学家希金斯把人的自我分为三种:
实际自我——我实际拥有的品质
理想自我——我希望拥有的品质
应该自我——我应该拥有的品质
当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合二为一,人们就失去生活的动力,比如一个高中生他的理想自我是考入大学,那么当他上大学之后,非常容易陷入迷茫和停滞,因为他不再有希望的目标和动力。
而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差距过大,人们又会痛苦不堪。假如一个年轻人的月薪三千,但是一心想要在一年内在市中心买一套100平方米,均价3万的房子,他就会感到极度的焦虑和挫败。
适当的自我差距,可以保持我们对生活的动力。上了大学的学生可以树立一个期末考取好成绩的小目标,想要买房的年轻人可以先决定储蓄五万存款。
有了差距和动力,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还有两个重要的自我概念,自我妨碍与自证式预言。
自我妨碍,举个例子,假设身边的人都说我文笔很好,我也下决心要写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但是真的动笔之前,我不是说要买个好的电脑用来写作,就是说楼上装修太吵没办法动笔,这种为了避免自己表现不好而阻碍自己的行为就是自我妨碍。
自证式预言,就是我们常说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对一个人的预期,会影响随后对待他的行为,可以说是你在参与塑造这个人。假设你认为自己有拥有好身材的潜力,于是拿出更多的耐心和毅力来运动塑身,你获得好身材的概率一定比你认为自己只配拥有层层脂肪更高。
02
探究行为
一段感情结束,被分手的一方在深夜里也许会辗转难眠,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他不再爱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但是分手已成事实,寻根问底,知道一个为什么又能怎么样呢?
心理学家海德认为,人们之所以想知道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人有两个很强烈的动机需要被满足:第一是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第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假设一对情侣在分手前一刻还相处的很好,男生含情脉脉的说爱女生一辈子,下一刻男生就说分手吧,我再不想看到你了,这对女生是非常恐怖的经历。但是假如在分手前,这对情侣已经争争吵吵好多天,诸多矛盾不可调和,此时再说分手,女生心里是明白这是符合逻辑的。
让自己明白事件发展的逻辑,让自己感到身处环境是可控的,这样才会更有安全感。
在寻找行为原因的时候,可以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就是把原因归结为这个人的人格、品质、动机、态度和情绪等;外归因则是把原因归结为外部条件,比如环境、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影响等等。
有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婚姻幸福的夫妻,会把伴侣的积极行为归因于伴侣本人,就是进行内归因,而对伴侣的消极行为解释为外归因的结果。比如丈夫叮嘱妻子下班回家的时候买一袋盐回来,但是妻子到家两手空空,婚姻幸福的家庭中,丈夫会想,她一定是工作很忙很累,忘记了买盐,而婚姻不幸福的家庭中,丈夫会倾向于认为她这个人总是这么粗心大意。
一段关系是否积极健康,与归因方式是互相影响的,如果你处于一段陷入危机的关系中,不妨改变归因方式,也许这段关系还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03
改变态度
现在很多单身男女在过了三十岁后会被冠以一个并不好听的称号“剩男剩女”,也有很多人会盲目的随着网络上的浪潮表示自己就是喜欢单身,还有很多人把男男女女单身的原因归结为他们的态度消极,然而态度真的能决定一切吗?
心理学家艾奇森认为,想要有实际行动,就要看个人的行为意图是否足够强烈,那么决定行为意图的有三个要素,简单来说就是:想不想做,该不该做,能不能做。
假设小红的父母给小红介绍了一位男士张三,小红实际上会从三个方面去考虑是否与张三结婚这件事。首先是小红自己想不想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其次是小红的父母朋友是否期待她恋爱结婚,小红要不要重视父母朋友的意见,最后是有没有阻碍小红与张三恋爱结婚的因素,比如张三没有工作,每天游手好闲,这导致小红嫁给张三的意愿非常微弱,那么结婚这个意图就不会成为事实。
虽然态度不能决定一切,但了解我们产生各种态度的原因,会让自己更加懂得自己的真实感受,让生活能够轻松一些。
认知失调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人们对世界有很多想法,当想法与行为不一致,内心会有种不舒服的紧张感,这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有两个前提,你主动选择去做某个行为,这个行为与你的核心自我概念产生不一致。
假设你是一名学生,按照计划周二下午没有课的这段时间应该把高数作业写完,但是你选择看了一下午美剧,看到后来即使把美剧二倍速播放,心中还是有无处释放的焦灼感,这就是认知失调。
再假设,你出门旅游,山好水好,路边摊上的老板话术也很好,于是你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条据说可以吸收日月光华的磁石手链,戴上它就可以永葆青春。回家后,虽然你潜意识已经明白自己是花了冤枉钱,但是却对别人一口咬定这条手链真的有效果,自己戴上它加班到深夜十二点都不困,这也是认知失调。
作者认为想要避免认知失调,就要接受一个事实,只要是人,就有可能犯错,会做愚蠢的决定。千万不要为了“要面子”去自我洗脑,而是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和愚蠢。能够勇敢直视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的愚蠢并真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人,才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他们能及时止损,从认知失调中脱身。
04
破解情感
爱情总是让人感到没有逻辑,就像风一样无迹可寻,然而并不是这样的,就像世间万物都有它独特的运行规律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规律也可以被归纳。
人们总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常常发现感情好的情侣有“夫妻相”,因为人们在择偶或者选择朋友的时候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比较相似的人。
第二个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是熟悉性。心理学认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熟悉的东西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所以如果想要引起谁的好感,不妨多找机会与他相处来增加好感度。
第三个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是接近性。在时间或空间上越接近我们的人,我们越容易产生好感。回想你小时候读书,是不是同桌和前后桌同学更容易成为好朋友?
这几点并不是单独起作用,它们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当你与某人具有接近性,常常在一起工作生活,那么自然会变熟悉,从而发现彼此的相似性,于是可能成为朋友甚至情侣。
当然,外貌永远是人际吸引力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有一位医生根据黄金比例制作出人类面孔的黄金比例图“马夸特面具”,这个面具就是人类面孔极致美丽的表现,很多大家公认的美人,都能和这个面具相吻合。人们对美丽的看法并不完全主观,根据科学研究,人们喜欢更接近人们长相平均值、更对称、更具有性别特征的面容。
人们之间的吸引力最终可能达成的亲密关系各种各样,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经典的爱情理论,三元论,他认为爱情的体验有三个要素,亲密、激情和承诺。
亲密是情感上的联结与沟通,激情是生理上的吸引,承诺是爱彼此的诺言。当一段感情完全的具备这三点,这将是很多人期望和追求的感情,但是这种完美之爱就像是人们的减肥目标一样,想要达到就很艰难,想要维持也将付出更多努力。
本书的作者陈晓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作为应用心理系副教授任教,所以本书在用通俗易懂的话把心理学知识讲明白的同时,用科学实验和研究数据来进行佐证,让读者对一些新鲜接触的理论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书中根据讨论的内容为读者推荐了相关书籍和影视资料,相当于一份专业人士推荐的心理学书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深入学习。
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德尔菲神庙的铭言为自己的座右铭,“认识你自己”,这本《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就是从心理学的一个方面来让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更透彻的了解,也许我们只能像拼拼图一样来认识自己,但是每一块被发现的碎片都有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