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这一词中虽然带一个“职”字,但鲜有人发自内心的把它认同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种职业。连全职妈妈们本人也很少有人是多年如一日欢欣鼓舞地选择这种身份,选择这种生活状态。
女人从“姑娘”到“新娘”大多是懵懵懂懂。虽然大都是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但仍旧有“外嫁”的感觉,那不是嫁一个郎君而是嫁一个大家族,那里有与娘家人迥然不同的公婆和三姑六婆。不过没关系,发生些不尽如意的鸡毛蒜皮也没有关系,女人们有工作、有朋友,有各种可以吐槽、可以滋养自己的圈子,各种芝麻绿豆事情就真的止于芝麻绿豆了。何况手里还有一张叫做“年轻”的底牌,一切皆有可能,发薪水、发奖金的时候是真真的欢欣鼓舞呀。
通常还没怎么在各种家庭关系中摸出门道,“新娘”就升级为“娘”了。必然面临一段或长或短的解甲归田。日益隆起的腹部是一颗“定心丸”,家里的长辈们踏实了,女人们“作”起来也多少顾忌几分。女人正在完成一项使命,这是荣耀的。
随着新晋家庭成员呱呱坠地,所有的使命感、荣耀感都瞬间敛起光芒。
你去问十个或者一百个女人,估计很难有一个女人平静的告诉你她生孩子初期的状态是喜悦的、安静的、享受的,虽然这一段时间是被世人公认的女人享受照顾、关怀最多的一段时期。
《发现母亲》一书的作者王东华说,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且不论其他,初生的小羊、小马在一小时之内就可以踉踉跄跄的站起来自己找乳头去吃奶了,而人类的孩子能自己站起来去找食物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间。
产假结束的时候,面对这个柔软娇嫩的没有牙的小婴儿,谁来照顾。爸爸?爷爷奶奶?保姆?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撩起衣襟哺乳的妈妈。妈妈努力说服自己,我是最合适的。当年征战江湖时的盔甲慢慢被岁月尘封,一位全职妈妈诞生了。
我是生完孩子产假结束后如期回归职场的。幼小的孩子并不领情我这个早出晚归的背奶妈妈——拒绝奶瓶,不吃不睡。那时感觉公司同事和领导跟菩萨一样同意了我只上午半天去公司,未完成工作自己可以灵活安排时间不用去公司的请求。我小心翼翼的捧着这来之不易的兼顾工作和孩子的小幸福。
我高兴的还是早了一点。
半夜数次哺乳, 早上要按时去公司打卡。中午进门面对嗷嗷待哺的小婴儿。下午奶睡了孩子,我打开笔记本做未完成的工作,然后抽空洗洗涮涮。体重在极短时间内比怀孕前还轻,每天还要如期保质保量的供应几百毫升母乳。更让人煎熬的是我不能随叫随到去开现场碰头会,在晚上和重要客户沟通会上,接到家里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声嘶力竭的哭声,我不得不提前离开。而且我不能及时响应客户的修改方案的要求。更不能接受或长或短的出差任务。
专业和服务是我混迹江湖的免死金牌,而我的表现既不专业也提供不出优质的客户服务。面对客户的责难时我是愤怒的,面对菩萨一样包容的领导和团队伙伴时我是愧疚的。迷迷糊糊忙完工作回到家,一推门,孩子见到我,欣喜的扑到怀里要吃奶,吃一半的时候又突然吐我一身,吓哭了孩子,吓醒了我。
与此同时,我的坚实后盾爸爸妈妈需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照顾即将分娩的儿媳妇迎接他们的另一个孙子。
于是,在和孩子爸爸几次三番商量后,我成了二十四小时响应孩子任何需求的那个人,全职妈妈。
我那像菩萨一样的公司领导留下话,随时欢迎你再回来!每每想起,唏嘘不已。
在我的孩子三岁送入幼儿园的第二天我就回原来公司上班了。之后,虽然换了工作,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四年后的秋天,我怀了二宝,此时,老大升入小学,没有了往返接送的校车也没有了学校提供的午餐和午休。此时,爱人工作得到了重要晋升,进修、开会各种外出成了家常便饭。
作为高龄产妇,我没有太多纠结的妥善交接了工作,把孩子的“小饭桌”退掉了。接送老大,等待老二的降生,就是我全部的工作。
我用心灵鸡汤安慰自己:孩子年幼的时候,随时守候在他们转身的地方,等他们长了羽翼,我只需目送和祝福了。
人生还很长,我擦拭我的盔甲,它的光芒映出我的脸庞。江湖你好,我会再回来的。
感谢这段仿佛止步不前,脱离五光十色圈子的全职妈妈时光,让我能都静下心来往内看,往回看。
陆陆续续累积的这些文字,送给我的儿子Namo,和即将见面的女儿Amy。
等到他们能够看懂这些字的时候,期待这些从他们的妈妈身体中流淌出的文字能够闪出星星点点的光芒,像曾经那些甘甜的乳汁一样,滋养和陪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