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通鉴‖沙丘余殃:秦二世屠戮宗室(前209)

秦纪0210

原文:

二世皇帝上

元年(壬辰、前209)

冬,十月,戊寅,大赦。

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而还。

夏,四月,二世至咸阳,谓赵高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终吾年寿,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而昏乱主之所禁也。虽然,有所未可。臣请言之: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奈何?”赵高曰:“陛下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灭大臣及宗室。然后收举遗民,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二世然之。乃更为法律,务益刻深,大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于是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逮者不可胜数。

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曰:“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不孝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骊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书上,二世大说,召赵高而示之,曰:“此可谓急乎?”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二世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解读:

据《史记》中《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冬季十月戊寅日,朝廷颁布诏令,大赦天下。

春季,二世皇帝向东巡行各郡县,丞相李斯随行。队伍抵达碣石山,沿海岸行进,向南一直到达会稽山。在所到之处,将秦始皇当年树立的石碑旁,都加刻上随行大臣的名字,以此彰显始皇帝的丰功伟绩与高尚德行。巡行结束后,皇帝一行返回都城。

夏季四月,二世皇帝回到咸阳。他对赵高说:“人生在世,短暂得如同驾着六匹快马飞驰过一道缝隙。如今我既然君临天下,想要尽情享受耳目所喜爱的,满足心中向往的乐趣,直到生命终结,这样可以吗?”

赵高回答:“这正是贤明君主可以施行,而昏乱君主需要禁止的。不过,目前还有些情况不允许您这样做。请让我说明:当初沙丘宫(先帝驾崩后谋划拥立陛下)的秘密计划,各位公子和大臣们都在怀疑。那些公子都是您的兄长,大臣们又都是先帝任命的。陛下刚刚即位,这些人内心都郁郁不乐,很不服气,恐怕会发动变乱。我整日战战兢兢,唯恐局面不稳,陛下怎能安心享乐呢?”

二世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赵高说:“陛下必须制定严苛的法律,施行残酷的刑罚。让有罪之人互相牵连受罚,诛杀清除那些大臣和皇族宗室。然后,提拔起用散落民间的遗才,让贫穷者富裕起来,让卑贱者尊贵起来。把先帝的老臣全部清除,换上陛下您自己亲近信任的人。这样,他们私下都会感念您的恩德,祸害得以根除,奸邪的阴谋也就被堵塞了。群臣无不沐浴您的恩泽,承蒙您的厚德。到那时,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随心所欲地享乐了。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二世认为赵高说得对。

于是,朝廷重新修订法律,力求更加严酷苛刻。大臣和各位公子一旦被指控有罪,就交由赵高审讯惩办。法令推行后,有十二位公子在咸阳闹市被处死,十位公主在杜县被处决,他们的家产全部被官府没收。受到牵连而被逮捕的人,多得数不清。

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内宫,对他们的罪行评议迟迟未决。二世派使者向将闾传令:“公子不守臣道,罪当处死,执法官将执行刑罚。”

将闾争辩道:“在宫廷的礼仪上,我从未敢不遵从司仪的引导;在朝廷的职位上,我从未敢有失体统;接受命令回答陛下的问话,我从未敢言辞不当。凭什么说我不守臣道?我希望得知罪名再死。”

使者回答:“我无权参与定罪,只是奉命传达诏令。”

将闾于是仰天高呼三声“天啊!”悲愤地说:“我没有罪啊!”兄弟三人相视流泪,拔剑自杀。整个皇族因此震惊恐惧。

公子高本想逃亡,又担心连累整个家族被逮捕灭族,于是上书给二世:“先帝在世时,我入宫便得赐食,出宫可乘御赐车驾。府库衣物,我有幸获赏;宫中马厩的宝马,我也曾蒙恩得到。我本该追随先帝而死,却未能做到。作为儿子,这是不孝;作为臣子,这是不忠。不孝不忠之人,没有资格活在世上。我请求追随先帝而死,希望能安葬在骊山脚下。恳请陛下怜悯恩准。”

奏书呈上后,二世非常高兴,召见赵高并给他看,说:“这可以说是处境窘迫了吧?”

赵高说:“做臣子的连担忧如何赴死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图谋变乱呢!”二世批准了公子高的请求,赐给他十万钱作为安葬费用。

整个皇族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