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经常反复练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包括了孔子治学最基本,最简要的方法,态度和目的:学而时习之是方法,不亦乐乎是态度,目的是做“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人格,激励手段是建立再学生自己内在的愉悦体验上,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刻意反复练习获得成就。
古代两套教学体系——官学和私学,孔子是私学的创始人。收取来自不同阶层和国家的学生。孔子教授12门课程,分为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大六艺(《诗》,《书》,《礼》,《乐》,《春秋》,《周易》)
大六艺主要靠学,觉悟。包含了学和教这两者互动的过程。习的本意是小鸟反复试飞,练习复习。大六艺靠学,小六艺靠反复练习实践才能掌握,刻意练习才能成为高手。
不亦说乎,是喜悦这个悦的意思。孔子提倡学生要找到学习的乐趣。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根本用不着“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孔子说的快乐是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讨论的思想碰撞,学习的快乐自在其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受教育的权利,用周代综合学习培养贵族的方法,扶持当时出现的新阶层——士。这个阶层没有产业,需要凭借自身的知识技能为诸侯和大夫这样的贵族服务,才能安生立命。有点现代服务阶层的意思,我们现在大多数属于这个阶层,只是服务的对象不仅限贵族,所有人都可以是被服务者。孔子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想要通过对士的培养,来挽救他眼中崩塌的道德规范。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古代君子都是贵族公子,小人就是社会地位低微的阶层。君子在孔子这里,被赋予人文含义,它逐渐变成一个道德和人文概念。
君子:追求仁义,讲究中庸,言出必行,举止温良,肩负道义,勇敢担当,自我反省……这些都要有。
《论语》里就有这个君子源代码,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且具备合格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