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33年后看到了1988年意大利拍摄的《天堂电影院》,爱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跨越时空叩击着观众的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30多年前影片上映时,我也还是个孩子,那时的我应该是无法体味其中深意的。
西西里岛上的吉安加村有一家电影院,叫做“天堂戏院”。小男孩多多喜欢看电影,更喜欢看放映员阿尔弗雷特放电影,他也因此和阿尔弗雷特成为了忘年交,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的乐趣。
那时,影片在放映前要经过神父的审核,把接吻等不合时宜的镜头剪掉。每当有需要剪掉的镜头,神父就会摇铃示意……影片结尾,已经是著名导演的多多回到家乡参加阿尔弗雷特的葬礼,朋友送来了阿尔弗雷特留给他的礼物。是当初被神父勒令剪掉的胶片,这些镜头被剪辑到了一起,看着这些镜头,触动了多多的心灵,观众也同时泪目……
我的家乡也有一座电影院,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工人俱乐部,那是好几千人的一个大工厂,跟“李焕英”的妈妈上班的厂子差不多,每逢重大节庆日,厂子里和学校都会举行文艺汇演,我们也会抹上夸张的红脸蛋上台表演节目。而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放电影的时候了,学校免费组织看冲锋打仗的电影,我们自己花上三四毛钱就能看一场又唱又跳的印度电影,当年陶金主演的《摇滚青年》上映时,全厂的半大孩子小青年差不多全都挤进了电影院,那电影看的真叫一个热血沸腾……
一座电影院承载了多少快乐和美好的回忆,又潜移默化的完成了一代人的艺术启蒙。长大后我们离开家乡,为谋生,为理想……电影院也早已拆除,但故乡依旧在那里,回忆永不磨灭。